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解人民币两难须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2014-11-10 09:39:01)
标签:

安邦

人民币

汇率

资本

贬值

分类: 安邦观点
在全球货币竞相贬值的当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格外引人关注。近两年来,在日本“安倍经济学”的带动下,日圆汇率大幅贬值,近期日本央行意外扩大量宽规模后,已跌至近7年多低位。另一个主要的国际货币欧元,也因区内经济三度衰退、欧洲央行出台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而持续贬值,处于自2012年夏季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样的环境持续下去,市场关注,中国会否也加入竞争性贬值的行列。

今年以来的人民币走势耐人寻味,在经济转弱与央行干预汇市双重压力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一度贬值超过3%,低见6.2676后逐步回升,至今累升2.3%,令年内贬值幅度收窄至1.1%。近段时期,在美元指数强劲上涨、触及4年高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再度转弱,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上周五(7日)上调至两个月高位,报6.1602,拖累在岸价(CNY)贬值,当日收报6.1229,贬值106个基点。

相比于短期的涨涨跌跌,人民币在中长线的表现更加令人在意。由于仍然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在强势美元的带动下,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也在大幅升值。近半年里,欧元和日圆对美元汇率分别下跌了10%,相对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甚至更大,二者都贬值了12%。摩根大通(J.P.Morgan)编制的指数显示,按贸易加权计算,人民币自2013年年初以来升值逾15%,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最近这半年时间录得的。展望后市,随着美联储退出QE,以及2015年没有太多悬念的加息,市场预期美元汇率未来一两年可能继续上涨20%。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盯住美元,即使期间通过双向波动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人民币还是会整体被动升值20%,无疑给中国央行出了一道难题——美元走强,中国到底跟还是不跟?

从商品出口角度看,人民币需要更多保持汇率弹性,避免实际汇率过快升值对出口部门形成的冲击。近年来中国以出口为主的行业大多生存艰难,出口增速放缓已经成为难改的趋势。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8%,而十年前中国平均出口增幅约为20%。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年秋季)》则预期,2015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能略有改善,但回升幅度有限,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较为突出。在外贸出口仍然脆弱之际,放任人民币跟随美元大幅升值,对出口部门极为不利。

从对外投资角度观察,人民币汇率的坚挺可能又是必要的。中国当前正在由净资本输入国向净资本输出国转变,在可预期的未来,随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进入实施,以及中国企业基于市场驱动不断走向国际,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可期,而这也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给予使用者以充足的信心。特别地,由于资本输出天然会带动货币贬值,配合上人民币主动贬值的意愿,很可能会令市场担忧资本外流的风险,进而形成正反馈机制,引发更大范围的短期投机性资本无序撤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不利。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国际政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9月创新高,达到356亿美元,占当月美国总贸易赤字的80%以上。对华贸易赤字也创上世纪70年代有统计以来的纪录最高水平。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消费需求增长,美国对华进口将持续增长,巨额贸易逆差也有将继续保持,可能引发美国官方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在今年汇率双向波动期间,美国政府官员便曾敦促中国方面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同时采取措施确保人民币汇率决定措施的公开透明。可以预期,若人民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势必将引起更多汇率与贸易争端,承受相当大的国际政治压力。

以此来看,在美元升值、其他非美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将面临两难,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为此,中国需要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将汇价的决定权更多交给市场,并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由虚做实。从2005年的汇改起,中国名义上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汇率形成机制上,由于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中间价根据对美元中间价以及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套算确定,实质上依然是盯住美元的。这既是当前人民币汇率两难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元升值,其他非美货币竞争性贬值,置人民币汇率于两难之中。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人民币跟或者不跟随美元升值,都将存在压力。化解人民币两难,须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在中间价层面上做实“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制度设计。汇率的变动牵一发动全身,需要通盘、慎重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