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安邦城市生活压力指数”看民生

(2014-05-12 10:09:32)
标签:

安邦

民生

cpi

收入

城市

分类: 智库高地
本届政府不断提升民生在政策目标中的地位,显示民生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的执政目标。不过,与这种政治上的高度重视相比,中国的官方经济统计指标和数据反映的民生问题,却似老生常谈,淡而无味,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相差甚大。以老百姓最关注的物价为例,国内CPI数据近半年不断走低,从去年10月的3.2%降到今年4月的1.8%(3月曾回升至2.4%)。然而,随便问一问就可知道,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并未感到物价明显走低。这表明,过于学术化的官方统计口径和数据与城市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于政策而言,相对于城市的领导者而言,失去了指导意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国内一些核心统计数据,安邦(ANBOUND)研究总部定量分析团队日前开发设计出国内“安邦城市生活压力指数”,用于反映国内不同城市的生活价格压力。由于物价和房价是当前导致城市居民生活压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压力指数”在官方CPI和房价指数的基础上赋权综合形成。

从“安邦城市生活压力指数”的统计来看,我们能够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在政策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今年2月的同比压力指数来看,上海的城市生活压力比北京要大,这一点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太一样。一般认为,上海在国内是一个“最适宜生活的城市”,但究竟是否“适宜生活”,除了城市环境之外,生活成本构成的城市生活压力也是重要的考虑之一。从“安邦城市生活压力指数”来看,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点,虽然上海与北京的整体城市生活压力都较大,但上海今年2月的压力指数是8%,而北京是7.14%,上海的确高过北京。

在安邦统计的中国35个主要城市中,今年2月的同比城市生活压力指数前5名的排名分别是:上海是8%,全国排第一;排第2的是深圳,为7.95%;广州排第3名,为7.28%;北京是第4名,为7.14%;第5名是厦门,为6.48%。从这个排名来看,全国一线城市主要是因为物价和房价的原因,明显与大部分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差异。事实上,在中国的其余二线城市中,仅有南京和长沙两市的生活压力指数稍微突破了6%,这一点与现实中的反映是高度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从同比生活压力指数的全国比较来看,国内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远远大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在二、三线城市中,生活压力指数并不与城市的大小呈现正相关。西南地区的成都和重庆一直以生活惬意著称,很多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四川人回流四川,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严重的招工困难,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成都和重庆的同比生活压力指数分别仅为3.63%和3.64%,与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差了有一半左右,甚至明显低于福州、南昌、合肥、太原、银川、武汉等城市。生活压力指数所反映的生活价格变化,已经开始显著影响人们的择业和择居。数据清楚地显示,中国不仅仅存在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就是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

2月主要城市生活压力指数的比较还显示,那些经济实力并不是最发达,但积极推高房地产价格的二、三线城市,它们的生活压力指数往往较高。如2月份城市生活压力指数排在第6名的是南京,为6.12%;第7名是长沙,为6.06%。从经济实力、城市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来比较,这些城市的排名并不靠前,但生活压力指数却在“超前”发展。究其原因,与这些城市近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有较大关系。在我们看来,房价突进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二三线城市,往往透支了经济发展潜力,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局面,这是部分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发展政策中必须加以注意的地方。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万事皆有因果,城市生活压力指数主要考量的指标是物价和房价两项因素,这是对中国现代城市生活素质的一种抽象表达,未来由安邦咨询(ANBOUND)独家提供的“安邦城市生活压力指数”,将不仅是城市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也是老百姓选择生活和工作地点的重要比照性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