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最新路线图

(2013-07-31 10:00:51)
标签:

安邦

央行

保险

金融

市场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度快于预期。自去年年中,中国央行宣布调整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后,各种后续的改革措施与传闻纷至沓来。今年7月中下旬,中国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近日更有国内媒体曝出了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路线图。

据《财经》杂志报道,央行已经为利率市场化进程设定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健全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近中期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央行形成通过政策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根据央行的规划,取消贷款利率后,下一步央行计划逐步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存款利率方面,可先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这样,存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由七档简化为六档;贷款利率方面,央行计划将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由五档简并为三档,即将目前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至一年(含)两档归并为一年以内(含)一档。将一年至三年(含)、三年至五年(含)两档归为一年至五年(含)一档。仍保留五年以上的档次。

在具体路径设计上,央行希望从允许合格审慎机构在银行间同业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入手,丰富金融机构市场化负债产品。这考虑到了近年来同业融资市场发展迅速,同业融资利率已经市场化的现实。央行计划在同业存单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所谓大额可转让存单(CD),指的是存款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证明,一般金额较大,利率参照市场利率浮动,存款期限长于活期。与其他凭证相比,可转让大额存单在到期日之前允许转让。这样,存款人能够以实际上的短期存款取得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在各方关注的基准利率设定方面,央行的设想是,将现有的SHIBOR市场报价机制安排拓展至信贷市场,使主导存贷款利率报价为信贷市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所谓贷款的主导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在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建立贷款的主导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在报价团成员自主报出本行对其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对外公布主导利率的平均利率。

令我们关注的是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从长期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将十分显著。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指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影响银行净息差、增加银行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剧银行对于存款的争夺。中国银监会的定量测算表明,如果今后十年内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银行息差可能下降60个-80个基点,银行利润将降低一半,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下降,资本补充压力上升。这对于习惯固定靠息差生存的银行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市场、流动性、操作风险都将大幅度提升,各类风险之间的关联度亦将大幅增加。

有鉴于此,中国金融监管层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至于可控范围内。据悉,在于国务院相关领导的沟通中,央行也曾表示,如果各项基础条件更为成熟,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更为顺畅,但其同时强调,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等所有条件完全具备后再去推进。所谓“各项条件”,指的就是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退出制度等。

据了解,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已经比较充分,目前的障碍在于,国有大型银行对于保险费率的纠结,以及存款保险权责大小问题的争议。与此同时,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其他要素价格改革等相关配套措施改革,也需要同步推进,以形成政策合力,从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最后一步。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速度快于预期,相关改革的路线图也日渐清晰。目前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能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避免存款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宏观经济的框架也将大幅调整,这将考验决策层把握改革节奏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