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上要纠正错误

(2011-11-11 14:35:00)
标签:

中国

新能源

汽车

政策

战略新兴产业

安邦

混合动力

电动车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在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汽车占有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在经济振兴规划中,对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也给予了重视。就此而言,至少在政府规划层面,中国与美国站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
  但在我们看来,正是这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考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政策,使得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不仅贻误了时机,也使得整个产业找不到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大致有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两种。2009年,以科技部牵头的相关国家部委确定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发展方向,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中国汽车将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我们看来,“弯道超车”策略的真实意图是,中国在传统能源汽车产业比不过国外汽车厂商,在电动车领域里没准还有机会,因为电动车与传统能源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国希望靠着这种产业差异来找到一些机会。
  然而,产业界的实践与政策意图差异甚大。两年过去了,被寄予厚望的电动汽车发展让人失望。开始量产的电动汽车不过寥寥几款,其中名气最大的比亚迪E6今年1-9月份的实际销量不过263辆。奇瑞QQ电动汽车今年1-9月份的累积产量为972辆,至于销量多少则是个谜。
  中国一家本土大型汽车集团的主管副总经理坦言,“我们并不同意绕过混合动力直接迈向电动汽车,但是,有时候政策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电动汽车是趋势,但是在行驶里程、使用习惯和配套设施等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电动汽车举步维艰。”还有行业专家质疑“弯道超车”的策略,“弯道超车的结果会是什么?要不是撞车,要不是翻车。”
  在我们看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决策上,正在犯严重的错误。安邦曾多次表示,混合动力汽车应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期发展的方向。道理很简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否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有突破,还要在整个产业上可行,在市场上可行。混合动力汽车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现有的汽车产业体系,包括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消费、汽车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而要搞电动车,则完全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全新的产业和消费体系。我们多次强调,这不是单项技术突破的问题,而是要重构产业和消费体系,选择哪种技术路径的难度大?哪种路径在商业上可行?都有巨大的差别。
  这里不能不提科技部的作用。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问题上,科技部在政策制定上犯了错误,做出了错误的政策选择,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令人遗憾的是,这不是科技部第一次犯这类错误。上一次是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技术选择,国内存在磁悬浮和轮轨两种技术路线之争。科技部坚持选择磁悬浮技术,结果弄出上海磁悬浮这么一个极为昂贵的“玩具”,在上海孤零零地当着摆设。幸好京沪高铁没选择磁悬浮技术,要不然在投入巨资之后成为摆设,会让中国政府下不来台。如果这样,其中的问题要比三峡工程大得多。
  科技部这一次推动新能源汽车优先发展电动车,也是一次错误的选择。如果不考虑与现有汽车产业体系的结合与融合,不考虑现有汽车消费体系的接受度,过于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忽视了产业和商业因素,总想弯道超车,结果必然是脱离实际。我们认为,科技部应对此问题有所反思。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球面临的大产业,也是主要国家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应该尽快确立以混合动力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为之配套资源和政策,而不能奢望什么“弯道超车”。以中国的产业创新能力,发达国家绕不过去的问题,我们能绕过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