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风险在银行与民间借贷的资金暗流中累积

(2011-07-19 09:09:25)
标签:

金融风险

银行

民间借贷

民间利率

官方利率

资金

安邦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去年底,中国正式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市场的感受倾向于稳中偏紧。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利率上升的速度大大快于官方利率。从官方利率看,在央行启动加息之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1%,目前则为6.56%,不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而根据新华社的调查,目前在民间借贷市场,想月息5分(年利率60%)借到钱还得靠关系,月息6分、7分很正常。民间利率比官方利率高出了10余倍。
  民间利率一路飙升的同时,银行信贷增长正在放缓。根据央行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7.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84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其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53.7%,同比低3.2个百分点。即便银行信贷的获取难度较之去年已大大增加,但在10倍左右利率差异的吸引下,还是会有无数的“资金搬运工”,试图游走于银行和民间借贷市场之间,获取高额利润。而银行对民间市场上高企的资金价格也难以无动于衷,因此,对某些资金流向睁只眼闭只眼,甚至积极展开“合作”,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一部分资金可能通过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等渠道,进入民间拆借市场。比如,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多增3829亿元。委托贷款占融资规模的比例为9.1%,同比高5.1个百分点,在社会融资规模各构成项目中增长最高。委托贷款的迅速增长,就颇为可疑。更有甚者,某些担保公司在利润的驱使下,将担保业务扔到一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高息借贷之上。北京一家大中型担保公司业务人员坦言,“今年初,我们公司已经开会宣布,在担保业务上要控制规模,只做百分之百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公司最主要的精力要放在资金拆借这类高收益项目上。”而所谓资金拆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作为担保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担保费,年利率为2.2%。而通过拆借业务,担保公司却可获得30%-50%的净利息收入。
  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担保公司与一些有实力、资信好的企业合作,这些企业是银行的长期客户,让他们去银行借款,银行利率最多上浮到年息8%左右。担保公司给这些企业每月2分利,年息24%,除去还给银行的利息,企业坐收16%的净利。这种方式必须有银行内部的配合,因为银行放贷后会对资金流向有监控。其他的“合作”方式也层出不穷。根据上海《东方早报》的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民间借贷高峰地区的江浙,少数银行克扣已批下来的短期贷款,急于获得中转资金的企业只得去担保公司签订高利息的贷款合同。该人士说,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不能过高,因此从担保公司出去的高利息贷款,银行也能从中抽成获利。“而且为了规避监管,他们在合同中不会出现高息条款。”他指出,通常先扣除利息部分来放款,但按照原额来计算利息。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官方利率与民间利率巨大的差异之间,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资金的“搬运”过程中,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各显神通,而最后高企的民间利率,恰是各家分成的结果。对某些借款方而言,在一层层的转手之后,敢以如此的高息借入,要么是饮鸩止渴,要么是用于“非凡”的生意,金融风险由此累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