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市场破发潮最终将会让保荐人们“自拉自唱”

(2011-01-30 08:52:33)
标签:

财经

经济

a股市场

打新股

破发

ipo

保荐人们

自拉自唱

安邦智库

杂谈

分类: 安邦观点
    每当二级市场低迷之时,A股总会出现一阵破发潮。在2008年的熊市中,共有192只个股破发,密集的个股破发迫使当年9月IPO暂停。随着2009年市场的强劲反弹,监管层于2009年7月重启IPO。从那时开始,截至2011年1月19日,新股首发类型的破发股有176只,而同期共发行新股469只,占比37.53%。其中,今年年初的状况尤为“惨烈”。1月25日,5只创业板新股中有4只破发。1月28日,登陆中小板的3只新股中又有两只遭遇破发,意味着本周上市的8只小盘股中已有6只在上市首日破发。如果按照以前的经验,破发如此猛烈,监管层可能会暂停IPO让二级市场“喘口气”。但这一次证监会似乎没这个意思。本月下旬,证监会的一位官员就明言,今年的IPO节奏不会因为近来破发而发生变化,“就像2010年初也出现了破发潮,而IPO并未停步而是加快了”。
    证监会的想法,可能是有意借着二级市场的这一轮调整,倒逼一级市场改变高价、高市盈率的发行现状。今年以来新股的大面积破发,确实已对新股发行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新股不败”的神话所驱动的“打新”热潮,近期有降温之势。随着大量打新族退场,近期新股中签率频频创出新高。1月25日,东富龙、元力股份等5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中签公告。数据显示,这批新股平均中签率为2.78%,其中东富龙中签率高达7.16%,创下创业板开设以来中签率最高纪录。1月27日,4只新股又公布了申购中签率。中小板公司东方铁塔中签率为10.11%,刷新了创业板公司东富龙的纪录,并创出2009年IPO重启以来中小板中签率最高纪录。在此情况下,1月27日开始申购的5家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有了明显降低,5家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低于60倍,创下近期新低。
    随着“打新”热潮的降温,发行方和承销方所承受的压力也在加大。由于最近参与“打新”的机构数量锐减,“具备有效报价的询价机构少于20家即告发行失败”的“红线”随时可能被触及。据一家拟在创业板挂牌的公司公告显示,该公司网下配售阶段共获得25家机构有效报价,其中5家属于保荐人自荐机构。而在新股发行的热络时期,参与询价的机构通常达数百家。对此,多位投行人士表示,A股历史上首只发行失败的新股非常有可能在近期出现。另一方面,近期新股发行市盈率在持续下滑,这可能导致某些公司因发行定价太低自动中止发行。面对这样的情形,上海某位保荐代表人坦言:“办法不是太多,只能在路演时拼命地讲故事,以及提前充分做好客户沟通工作。”散户方面,参与“打新”的意愿似乎也有所下降。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进入2011年以来,有63.37%的散户申购新股收益为负;由于创业板和中小板“三高”发行的风险愈加浓厚,超过5成的网友表示选择主板打新。
    可以说,今年以来的新股破发潮,有利于阶段性地抑制A股市场,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中的“三高”现象。然而,市场不可能永远只跌不涨,如果将来二级市场回暖,新股发行中的种种怪象恐怕又要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了。众所周知,在A股市场,保荐机构或主承销商与发行人是利益共同体。而投资者投机心态浓厚,倾向于在短炒中追逐价差。这些问题,似乎并未随着这一轮破发潮的出现而有什么根本性的改观。因此,就算当前的破发潮暂时让发行人和承销方有所收敛,让投机者也不敢轻举妄动,仍然难保历史不会在市场上升时重演。
    最终分析结论:
    在发行人、承销方和投资者之间畸形的关系没有矫正之前,A股市场上的破发大潮恐怕只能阶段性地缓解新股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