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的市场给中国银行业的QDII带来了霉运。目前正在运行的262款银行QDII产品超过一半累计收益仍为负值,面对这一局面,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人士近日说,随着接下来半年,相当部分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发行的QDII集中到期,QDII大面积亏损将成为投资者的噩梦。
不少商业银行人士均表示,目前,除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个别几家银行,中资银行基本都停发QDII,而即便仍在发售产品的外资银行,其产品结构和模式相较之前也日趋保守。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8月19日,银行系正在运行的262款QDII理财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有108款,较前一周统计略增加2款。其中,39款中资银行QDII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均大于0.5,但累计收益率为正的仅有6款。
对于为何产生如此大面积的亏损,某股份制行资金部人士认为,主要原因仍然与当初QDII出海时机选择不当有关。上述262款产品当中,发行于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时段,即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夕的产品有185款,占到70%。在当时,国内相当部分商业银行并不具备结构性产品设计和风险防范能力,于是便大量从海外投行手中直接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银行实际上并没有依据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需求特征设计产品,也没有找到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