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全球债券市场已脱离了经济基本面
(2010-08-26 10:37:33)
标签:
财经
经济
股票
世界经济
全球
债券市场
经济基本面
安邦观点
安邦智库
|
分类:
安邦观点
|
今年以来,全球股票市场的表现可谓一波三折。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万点附近上上下下好几次了,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一度从5800点向下狂泻1000点,上证指数也从年初的3000点之上直奔2300点附近,直到7月才又展开一次反弹。在各国股市步履蹒跚的同时,跷跷板的另一头,是牛气冲天的债券市场。二季度欧债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债价格大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8%一路下行,本月17日一度跌至2.57%,创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仍在2.6%附近徘徊。不光美国,主要经济体的国债价格全在强劲上扬。20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24%的历史低位,当天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挫至2.96%,离去年3月12日所创的历史低点仅咫尺之遥。在日本,中短期国债收益率也保持在多年来的低位。中国亦不例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2%左右,而在中国最近的一个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内,10年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为3.6%,可见当前国债收益率已处于很低的水平。
资金发了疯似的涌向各国债券市场,原因当然有很多。总结起来,最重要的因素有三点:其一,对通胀放缓甚至走向通缩的担忧。其二,看淡经济前景从而使避险情绪高涨。其三,预期中央银行会将利率水平维持在低位。以美国为例,二季度以来,美国通胀率的持续下行让人捏了一把汗。若美国这个世界头号经济体陷入日本那样的通缩泥潭,全球经济恐怕都会是一片愁云惨雾。在这种忧虑情绪下,今年以来,美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净流出70亿美元,而债券基金则净流入1910亿美元。
在汹涌而来的资金大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8%大跌至2.6%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比较与通胀挂钩的指数化债券与非指数化债券的收益率,可看出十年预期通胀率从2.3%下降至1.6%,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本轮国债收益率的下跌。但在实际经济中,通胀率的下降程度可能并不如这一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夸张,毕竟指数化债券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巴克莱资本的估算结果显示,未来五年美国陷入通缩的概率为10%-15%,比2008年时的70%已大大下降。事实上,美国的通胀率已有见底迹象,7月CPI同比上升1.2%,而6月为1.1%,核心PPI则超预期增长。金融市场也有逐渐活跃的迹象。银行已降低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标准,证券市场上的IPO和并购渐趋活跃,风险较高的垃圾债券也开始热销。在此情况下,很难想象美国会陷入日本式的长期通缩和衰退。
如果再把目光投向实体经济的话,我们更难认为全球经济会回到2008年时的悬崖边缘。全球贸易一片火热,8月初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BDI)重上2000点,至20日已到2756点,整体上看,贸易状况基本已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全球市值最大的1000家公司手里持有的现金或是现金等价物已达2.86万亿美元,它们正积极更新设备,寻找机会并购发展。如果下一阶段金融市场不发生极端事件,信心能继续得到恢复,在活跃的信贷和融资支持下,企业将更加勇于扩张,届时有望开始招聘人手,从而有效缓解主要经济体当前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若能走到这一步,则全球经济也许将迎来新的一轮繁荣期。当然,这需要时间与耐心。
最终分析结论:
中国当前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美国的通胀率也正在企稳,再加上全球经济仍有继续向好的迹象,本已处于低位的各国国债收益率向下的空间可能很有限了。当忧虑情绪渐渐消退,热火朝天的债券市场也将随之归于平静。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