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池》阅读分享

分类: 快乐活动 |
本期周游世界的图书是:《小城池》

1.浙江站
旅行时间:2017.9.10-2017.9.30
图书管理员:周荷英老师
参与阅读的有:六(5)班全体同学
花絮
周荷英老师:我们都被《小城池》打动了,许多孩子都一口气读完了此书。成人的世界为儿童打开,是个沉重的话题,掩上书,孩子们的心头漾起一丝并不轻松的微笑,尽管这是主人公沙漏比较好的命运安排,但这个孤独骄傲的公主,还是让人心疼。
读后有感
为了保护这座古老的城池和那一棵参天的白桦树,沙漏被铲土机无情地掩埋了。看着白桦树一片片的减少,看着远方的城市一点点露出邪恶的微笑,我的心被揪了起来,沙漏,一个那么率真的女孩,就这样没了……
沙漏是一个任性的青春期女孩,她的任性背后是孤独。她的母亲离开了她,她却坚强地鼓励父亲,让他振作起来,似乎没有半分难过,但她的内心深处是怎样的孤独?她敢和老师顶嘴,甚至可以说是叛逆,但是这样一个倔强、坚强的女孩,却单纯的因为一个梦而去相信一只从未在人前说过话的八哥,八哥对她说:“沙漏,我喜欢你!”她因为坚守五爷的小瓦房而失去了生命,无缘再听到这句令她牵肠挂肚的美好语言。沙漏是一个可怜的姑娘,她用她的任性与倔强坚持谱写了她丰富的一生,她从未觉得自己孤独而又可怜。
在一片废墟的尽头,沙漏在无声地流泪。从沙漏来到五爷的小城池开始,她对这片土地已有无数留恋。事情发生在五爷的家,五爷的家是老房子,拆迁的人一天天地来说情,五爷就是不情愿。为了自己,为了白桦树,为了沙漏,白桦树在太阳镇非常普遍,它是一种通信工具,很常用,是沙漏最喜欢的通信工具,而五爷家的白桦树是五爷的“老伴”保护的白桦树,五爷也费了不少工夫。《小城池》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书,同时也写出了一个孩子是多么需要小城池去倾诉自己的烦恼。
沙漏看着自己的小镇一天天被人类破坏,听着白桦林每天都传来锯木头的声音。她不甘,却只能偷偷地抹眼泪。她把五爷的家当成自己和她的八哥的小城池,依恋着她的秘密小城。
人类破坏环境的恶行,震憾着我的心。大自然是无私的,可贪婪的人类不停地吸吮着大自然的乳汁。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可大地不是属于人类的,而人类又有什么权力破坏大自然呢?
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成为像沙漏那样只能眼睁睁看着白桦林渐渐消失,却只能偷偷抹眼泪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吧!
沙漏永远留在了那片废墟里。沙漏是一位公主,一位孤傲没有人亲近的公主。沙漏不是不想爱,可他们实在无法让沙漏去爱。
“太阳镇街道办事处”,多么刻板、严肃的名字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极大地引起沙漏的反感。叫太阳镇多好啊,沙漏虽赌气,说它“没创意”,可看见它,再一闭眼,无数的白桦树就闪耀着金黄的叶子,喧嚣却又遗世孤立。
八哥——夸赞八哥的 ,不过说它有灵性,用它讽刺人的,皆认为它只会学舌以讨人喜欢,但从未听说有不肯开口又被人喜欢的,沙漏偏偏有这样一只有个性、有尊严、记恨人类的八哥。唯有面对沙漏,它才放下偏见。
五爷是怀旧的,不论是什么,他都喜欢旧的,他似乎顽固不化,可他所坚持的,正是属于“太阳镇街道办事处”的人所遗忘的。
废墟中的小城池,保护着一群被世界抛弃的生灵。
金灿灿的白桦,像是在诉说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每个人的内心都极其细腻,当自己无处倾诉时,就用心对别人说话。“小城池”是沙漏倾诉成长烦恼的地方,是她竞赛的领地。她想成为这座城池中的公主。
这部小说非常感人,我从里面知道了一个名叫沙漏的孤独女孩的内心世界,也感受到了五爷这位老人对沙漏的关心与爱,十分感人。
一棵白桦,两间瓦房,三排栅栏,被废墟围困的小瓦房像一座即将陷落的城池。沙漏躺在白桦树下的摇椅上,唱着《最浪漫的事》……
沙漏是《小城池》的主人公,她爱憎分明,厌恶世俗,她的生活孤独寂寞,但她依然乐观地过每一天。她钟爱一棵白桦,两间瓦房,三排栅栏的小城池。每天放学回家,她都会到这个秘密领地,她在废墟上孤独地守候着最后的疆域。沙漏甚至觉得一旦离开这个城池,她就是行尸走肉,她觉得自己应该分成两部分,精神世界住到这里,身体放在学校和家里。
当拆迁办的大铲车停在了瓦房的旁边,他们又来查看这座难拆的小瓦房。沙漏想起了五爷的话——“大声唱歌”。沙漏的歌声淹没了鸟叫声、风声、人语,也淹没了废墟上砸钢筋的声音,还有那些不知来自何处的杂音。仿佛这个世界只剩下废墟中沙漏的歌声。
沙漏潜意识里把五爷当成爷爷,她把对爷爷的感情转移到五爷身上,她和五爷的关系日渐默契。小城池的那棵白桦树,五爷视他为老伴,对它十分爱惜。原本小瓦房很早以前就该拆的,但是五爷始终不肯签字。五爷和沙漏想尽办法守护着小瓦房。
沙漏和八哥的相遇是一次偶然,沙漏来到了城里,虽然没有买到国旗,却与八哥结缘,并买下了它。它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八哥,不羁中带着几分倔强,它走进了沙漏的生活。沙漏梦到八哥对她说:“沙漏,我喜欢你!”这是八哥对沙漏的真情诉说。
寒露把白桦树的叶子打湿,月光使白桦树所有的叶子都亮着奇异的的灯,犹如闪着泪光的眼睛。五爷被拆迁办的人灌醉,趁他醉意朦胧,将五爷的手在协议上按下了手印。而沙漏和八哥在小瓦房里被大铲车义无反顾的铲平。尘烟淹没了一切,一阵骨断筋折的声音,城池完全陷落。
沙漏并没有死,她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去找寻她的小城池……
——徐艺诚
“你叫沙宣,我叫沙漏,我俩是亲戚,你为啥总跟我过不去——”沙漏的家就像她对自己的老师沙宣说的这句气话,明明是自己最亲的人,自己却怎么也爱不起来。
——姜善水
孤傲的沙漏,“薄清寡义”的小僧,跟沙漏作对的沙宣老师,懂艺术的羊胡子,再婚的爸爸……这些在生活中平凡的人物,组成了一本获奖之书——《小城池》。
这本书写了一个结局悲凉的故事:小女孩沙漏住在太阳镇,由于她性格孤傲,很少人喜欢她,比如沙宣、同学、甚至父母,除了小僧;一次,她意外地在废墟里发现了一个房子,那是五爷的房子,她决定把这儿当成自己的精神乐园,一个小城池,还买了只八哥与自己为伴;可最终,因为拆迁队的大个子,因为一份拆迁协议,因为喝醉的五爷,使她与八哥、五爷的房子、白桦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本书的结尾使我震惊,我感到遗憾:几条活生生的生命,就因为要拆迁,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尤其是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精神家园的沙漏!李白在《将进酒》里写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是不受欢迎的沙漏,也有权力在地球上生存呀!因为他们知道那里住了一个让他们讨厌的女孩儿,却为了利益,毁了她的城池,毁了她的一生。但是,最让我有感触的,并不是沙漏的死讯,而是八哥临死前对沙漏说的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话。
八哥是只犟八哥,它本来生活在大自然,可因为犟,就住在了鸟贩子胖墩的笼子里;因为犟,所以它在笼子里不说话,也不吃不喝,想要绝食自杀;可后来,因为沙漏,它才离开了胖墩,一直陪伴着孤单的沙漏,使沙漏有了个活生生的伴儿,但它还是不说话;结尾时,沙漏想带八哥逃出被挤压的屋子,可逃不出去。最后,犟八哥终于对沙漏说了一句话:“沙漏,我喜欢你。”这是多么感人的话呀!一只曾经倔强的、小小的八哥,竟懂得爱,懂得感恩,并且没有学过任何话!八哥不仅是爱沙漏,还有感谢沙漏把它买来,远离可恶的胖墩,感谢沙漏陪它度过了那么多美好时光,还有对沙漏的告别……
鸟都有感人的人性,人呢?生活中的例子就不举了,光是书里就有很多:妈妈被一个老板娶走了,爸爸竟拿出斧头,把它磨了几天几夜,想杀掉那个人,还害得书法班里的孩子都不敢写字了,后来还是沙漏给劝好的;这天是沙漏的生日,可因为李星野,因为一个布熊使应有礼物的沙漏遭到了同学的冷落,却把布熊给了说“世界洗手日”的沙宣;为了拆迁成功,大个子请五爷到饭店吃饭,让五爷喝醉,让他签好协议书,使几条鲜活的生命来到了黄泉路……这些都是没有人性的行为。难道,人还不如鸟?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撕下虚伪的面孔,做回真实的自己,做回有人性的自己,也就是“返璞归真”!
——朱永佳
“我这里也不妙,新盖的高楼正在吃掉地平线。”
“珍惜吧,再过一阵子,桦树皮也难剥了。它们在吃掉桦树林。”——《小城池》
白桦树
在秋日的暖阳里白桦树静静地屹立在小瓦房旁,像一位哨兵,坚定而又自信——它在替小瓦房宣告主权。
它真的如五爷口中的老伴儿,默默地伴着五爷与瓦房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它不会说话,但五爷每每与它倾吐内心的想法,它似乎也有了灵性,摇摇手臂,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安慰人。
它那挺拔的身躯与枝干上飞舞的金灿灿的小精灵与沙漏心有灵犀。当她失落地坐在树上的摇椅上时,它向她送来两片金黄的叶儿,像在说:“我在。”
它只是棵树,但它是朋友,也是亲人。
五爷
五爷是一个固执老汉,他似乎总是喜欢旧的事物:旧的菜谱,旧的环境,旧的房子。所有人都拗不过。他所有的一切很简单——一棵白桦、两间瓦房、三排栅栏和被废墟围困的小瓦房。呵,他只是想保留仅存的资产,虽然我一度也认为他是个实实在在的钉子户,但为自己留下一方乐土,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的决心使人惊诧。但现实却也残酷到令人心寒呢。
嘿,没看到房上的八个大字吗?“屋里有人,手下留情”,“我”可刷了四次呢!
八哥
它和五爷还真像,都比牛犟上许多。它和别的鸟儿不同,有自尊,但没自由,但它与沙漏有缘,沙漏救了它。
它似乎在报答沙漏,不仅成为了沙漏的老伴儿,还在梦里对沙漏说:“sha luo,I love you!”它也被沙漏当作了亲人。它还是小城池的一员,永远的一员。
“沙漏,我喜欢你!”这次可不是在梦里,是在你的生日。
沙漏
沙漏——有个性又好记的名字,她的一生真的如同一个沙漏一般,短暂却又绚烂。她有白桦林,有八哥,有小僧(她的人类好友),有……她还是一个小城池的公主。
她似乎早早进入了青春期,敢与老师、父亲叫板,甚至敢和整个世界叫板。她也许不是一个好学生,不是一个好女儿,可她心属自然,她属于“太阳镇”,不属于“太阳镇街道办事处”;她属于秘密城池,属于白桦林,可她不属于父亲的影楼和学校。她属于自己。
她有着姣好的面容,但她偏偏像是乡下的野丫头,绰号总和“火爆”离不开。
不过,我也很向往她的生活呢!无拘无束、放肆,甚至……不计一切。
废墟中间的小院,
如一座远离人烟的孤城。
沙漏想做这座孤城里的公主。
我是做不到的,但沙漏做到了。
静静地坐在白桦树下,静静地睡一觉,醒来时,发现周围落满一地的思念,连身上也是呢!
妈妈的话:
灵魂丰满的青春期女孩沙漏的“精神城池”,在特殊的成长阶段里,似乎没有人走得进这个城池,而在沙漏所面临的生活境遇中,事实上也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书中传达了一种青春期少年与整个世界对峙的精神感觉。同时作者也良苦用心地告诉我们——不要污染环境,要多交朋友,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让我们的回忆永远都是幸福美好的。亲爱的女儿,我很庆幸你遇到了这本书,并且读懂了它。
——张笑源
2.江苏站
旅行时间:2017.11.9-2017.11.23
图书管理员:陶丽老师
参与阅读的有:六(2)班全体同学
花絮
陶丽老师:《小城池》寄到的前一天,我被安排上一节市级公开课。课前,我对我班的孩子们讲,谁在课堂上表现得好,谁就能获得参与这次活动的机会。于是,上课时,尽管教室后面坐满了客人、老师,我班孩子都不怯场,都积极得不得了。一个问题刚问完,孩子们就都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唯恐自己被漏掉。上完课,孩子们都纷纷过来提醒我:“老师,我回答了问题,您要记得把书给我。”“老师,我也回答了问题,您要给我机会。”……看着孩子们如此重视这次图书漂流活动,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因为孩子们知道主动阅读了,知道长见识了。
读后有感
沙漏是个坚强的女孩。当母亲抛弃她,远走他乡时,她不但没流一滴泪,还安慰母亲别难过;当父亲因母亲的背叛而日日磨刀时,沙漏安抚并激励了父亲,让父亲走出失去母亲的颓废;当沙宣老师为难她时,她亦能巧妙地化解与沙宣的矛盾,虽然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沙漏的种种表现,都在向我们展示,作为一个孩子,该有的坚强!
——陶丽老师
读了《小城池》,我不禁潸然泪下。因为家庭矛盾,沙漏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费尽心思与沙宣、魏姨周旋的“伪大人”。
——陆佳铭
看了《小城池》,我觉得用桦树皮写信,很神奇,我也想试试。
——杨超
《小城池》的结局很悲伤。“沙漏和她的八哥不会再回到地面上了。”人类的贪心毁了沙漏和八哥的生命。为了所谓的城市建设,人类砍伐了白桦林,推倒了老屋……一切都变了。
——黄小淅
《小城池》中沙漏的一生都很不幸,她虽然看似坚强,但我知道,她的内心其实很痛苦。母亲的背叛,父亲的懦弱,继母的敌视,老师的逼迫……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所以她想逃避,她逃进了她自己的“小城池”里,在这里,她很自由。
——顾震
《雁叫寒林》中的老人很善良,他一次又一次将少年和瘦子从死神手里抢回来。老人又是独孤的,瘦子也是孤独的,他们之间的仇恨是彼此活下去的支柱。
——金雨涵
《钟声不止》让我看到了林区孩子的善良,看到了“铁匠卢”的善良,看到了老校长的善良……
——侯锦楠
3.浙江站
旅行时间:2017.11.27-2017.12.20
图书管理员:
参与阅读的有:三(D)班全体同学
花絮
刘秋英老师:传达室通知我们去拿《小城池》时,我们的内心是相当激动的。孩子们争着抢着要帮我去完成这一任务,最后我挑了班内力气较大的两个男生前往。看着其他孩子一脸落寞的表情,我内心觉得无语:孩子,怎么连这些小事都值得争一争?不觉间又觉得好笑,笑他们的幼稚。不过,他们就是三年级的孩子,幼稚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等到要发书了,我又犯了难。班内有49个孩子,而书却只有20本,明显的狼多肉少嘛。看着那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我真的不忍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给了谁,都得打击一大片呀,怎么办?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我立刻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轮流看。我先把书发给20个孩子,由他们保管一个星期,并在一个星期之内阅读完毕,然后交给同桌。阅读速度快的孩子,再传给还没有阅读的孩子。这样,大概分三批读完。
孩子们拿着书,喜滋滋地下去了。于是,每天中午的阅读时间,他们就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阅读《小城池》,旁边的孩子也会趴着一起分享阅读,甚至连课后也能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一起阅读的情景。
时间过得超快,快递回书的日子就到了,由于孩子们还未全部阅读好,再加上自己出差,所以又厚着脸皮向编辑申请都给了我们几天的时间。哈哈,这下,孩子们就可以全部阅读完毕了。
读后有感
《小城池》读后感
读了《小城池》这本书,第一次认识了作者薛涛,也通过文字认识了这个悲剧的作品,但令人意外的是作者并没有将故事的情节落进一个幸福的小女孩遭遇悲惨故事的俗套中,而是让沙漏一出场就在悲剧中。
《小城池》的主人公是沙漏,她父母因为妈妈的自私,造成了离婚,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她虽然不是很快乐,但是她至少没有因为这些而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乱七八糟。
沙漏有一个“死对头”——沙宣。沙宣是她们班的新班主任。沙漏在学校被称之为“辣椒妹”,沙宣也毫不逊色。她们俩的“战争”就此展开了。沙漏会和班主任顶嘴,班主任对沙漏也一直有偏见,但她却没有放弃,认真上课。沙漏和爸爸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爸爸便给沙漏找了一个后妈,这个后妈对沙漏也一直不好,沙漏就只好去寻长自己的快乐,于是她就来到了一片要拆的房子里散心,于是沙漏就发现了一间瓦房,旁边还有着一棵高大的桦树,这棵桦树是五爷和五奶种的,如今这片瓦房已经要拆了,但五爷总是不签字,不拆。沙漏来到这个地方,觉得风景不错,就留了下来,同时五爷也同意了,所以沙漏就把这个地方称为小城池。
但是,一次意外使沙漏的生命走到了终点。沙漏就这样去了天堂,但是在最后关头,她将那只鹦鹉扔出了小瓦房。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受感触,虽然这本书中的小女孩让人很不省心,很调皮。但,她是被环境逼迫快速成长的女孩,了解父亲在母亲离去后的苦闷心情,最后却因意外事件而牺牲。故事虽以悲剧收场,却余韵无穷。可能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所决定的,我习惯性地给沙漏这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也会思考如何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如何才能做一个深受孩子喜欢的老师。
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尊重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尊重孩子,并不等同于放任,溺爱,尊重是有原则地对学生予以关怀爱护,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老师爱的阳光和雨露。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始终以一颗博大宽怀的心和孩子们去交流、沟通。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尊重孩子呢?该从哪些方面尊重孩子呢?笔者认为:
(一)尊重孩子的爱好
孩子大都有各自的爱好。对于孩子的爱好,只要是无害的,我们老师都应该予以尊重并加以培养,使之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方面,下面的二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和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女主人向客人说了礼节性的欢迎话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客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转过身来,女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就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
再列举古代的一个故事加以说明:西晋文学家左思的父亲一心让儿子学书法,请名家教导,可左思不感兴趣,学无所成;又让孩子学琴,结果左思学了很长时间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父亲从失败中顿悟,便根据左思性格内向、记忆力强和酷爱文学的特点让他学诗赋。结果左思如鱼得水,终成一代文学大家。由家长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样的结果,事情很有可能半途而废。
再联系到我们的教育,老师强迫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事例很多很多,素不知,如果孩子对此不感兴趣的的话,老师的这副好心肠带来的可能是孩子的反感,从而造成孩子厌学、避学,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三)尊重孩子的决定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传统往往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为乖。何为乖呢?那就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但若我们一向以听话的标准来衡量孩子,那么我们又能指望孩子在需要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着他们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呢?
我们大人常常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或者出于疼爱孩子,或者嫌过于麻烦,于是就自己包办代替。其实许多事情,我们大人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却是一种极有益的锻炼。比如买文具时,就应让孩子自己决定,是买这件好,还是买那件好?
(四)尊重孩子的隐私
隐私是指人们不愿意让他人知道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对待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反之,会因侵犯学生隐私权而使学生的人格尊严等受到极大的践踏,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位学生写给律师叔叔的信。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我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自从老师要求大家写周记以来,我把自己学习、生活中引发的内心感受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周记本成了我最知心的朋友。谁知在一次班会上,老师将我的周记内容念给全班同学听,我嘴上虽没说,但心里总感到不高兴……”这位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本来,学生将心理话写进周记,交给老师,是对老师的信任和尊敬,但是老师没有经过该生的同意将周记内容念给同学听。这位老师已侵犯了学生周记的隐私权。因此,内心产生了对老师的不满。同时,挫伤了该生通过写周记吐露心声的积极性。从此以后该生还会像从前一样敞开心扉写周记吗?还会像以前一样信任老师吗?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中有这样一点“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大大降低教育成效,甚至导致教育的完全失败和恶性事件的发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五)尊重孩子的人格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
不是有爱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关键还在于爱学生的同时你更要懂得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称得上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好班主任。只有有尊重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是成功的教育。
让我们给学生必要的尊重,这样教师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教师渊博的学识才会散发灿烂的光彩。
上个星期,我们刘老师让我们看的课外书叫《小城池》,看了这本书后,给我的感觉是《小城池》一本非常好的书。
《小城池》主要讲女主人公-沙漏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沙漏,她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小女孩,她妈妈离开了爸爸,后来她的后妈不喜欢沙漏,还有新来的班主任对她一直有偏见,但沙漏一直没有放弃,仍然认真的坚持学习。
同时沙漏还是一个坚强并有正义感的女孩,在别人要拆五爷的房子的时候,是她和八哥一起帮五爷看房子,并最终牺牲在了房子里。
《小城池》这本书主要写沙漏这个女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跟新班主任沙宣斗争的故事。
我读了《小城池》这本书后,书里有爸爸、妈妈、沙宣老师、沙漏、五爷和小狗他们在一起发生的很多好玩的故事。我感觉沙漏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孩,我喜欢看这本书。
——王子祎
沙漏的爸爸妈妈出门旅游去了,她却一点儿也不害怕,上学从不迟到,作业也按时完成,她可真是一个胆大包天、自我约束力很好的孩子。
反观我,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吃东西,一边玩电脑,从不主动写作业。只有当妈妈回来把我骂的狗血淋头,我才不情不愿得开始写作业。
我要向沙漏学习,一回家就主动写作业,完成作业后我再去玩。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小城池》。
它主要讲了主人公沙漏在自己的家乡——太阳镇,与自己的爸爸和新来的班主任沙宣抗衡,感觉很孤独。之后,她遇到了与她理想相差不远的五爷。五爷只是个靠捡废品为生的老头,他唯一的栖息地就是白桦树下的一所破烂的小瓦屋。题目《小城池》指的就是这所破烂的小瓦屋。
作者薛涛让我感受到现在大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很严重。如果我也在这个故事里,我会发明一台能净化被污染空气的机器。汽车都改成充电的绿色环保型汽车,人人都讲文明,不乱丢垃圾,不污染环境,花草树木多种一些!
我感受到现在大城市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体会到了主人公沙漏对快乐美好的向往。让我们注意保护环境,多交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充实美好起来。
《小城池》是一本好书,因为他教会了我要认真看书,好好阅读。它更是一本让人着迷的书,因为它里面写了好多有趣的句子,里面有好多四字词语,如:手下留情、七嘴八舌、喜气洋洋等等。我喜欢《小城池》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