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2017-11-28 16:32:42)
分类: 精彩栏目展示、分享

       如果把李白杜甫一生的旅行足迹做成地图……


       现在,很多人出门旅游,必须做的一件事是:打卡纪念!可是没有飞机、没有高铁的千百前,不能远途旅游,生活岂不是很无聊?那你真是想太多了,最近有人总结了这些诗人一生到过的地方。看完你会发现,古人去过的地方,多到你无法想象!


最“浪”的诗人——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李白“浪”起来,真的就没别的诗人什么事了。虽然出生在万里之外,但什么都不能阻挡一颗浪迹天涯的心。


       李白出生之谜:


        虽然90年代以后大多数学者认同李白出生地在四川江油,但是关于李白确切的出生地还是存在争议,大致学者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地方:分别是四川绵阳江油、陇西成纪、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事实上,在2008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部部长拉耶夫就对中国媒体表示,中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他们正与中方协商要为李白塑造一个纪念雕像,推动两国李白文化的经济合作。朱萨耶夫·古邦造访安陆,更是表明吉方已经认识到李白故里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力图分上一杯羹。随后,两地草签了一系列文化和经济的合作意向。


最不情愿“折腾”的诗人——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杜甫应该是诗人中,最不想“折腾”却偏偏最“折腾”的一个。但是没办法,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比起李白的悠游自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最会享受的诗人——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苏轼这辈子其实也没闲着,虽然屡遭贬谪,但凭借走到哪吃到哪的乐观精神,苏轼倒过得蛮滋润,简直是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


      吃货苏轼: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人生最大赢家——韩愈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一年最美是春景,但韩愈这一生可比春景舒心。调任、晋升、调任、晋升……这一幅地图可以算是韩愈走向“人生巅峰”的路径。


最豪气冲天的诗人——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岑参的足迹用一首歌来形容,那就是“一路向北”,难怪能写出那样大气恢弘的诗句,果然好男儿志在四方!


最不让妈妈省心的诗人——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走了这么多地方,那么远的路,也难怪妈妈不放心。


最会取名字的诗人——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虽然一生多次被贬,鲜少顺遂,却还是能写出这样清新的诗句。大概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吧,行万里路,不问归途。


最强大的“守护神”——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奋勇抗金,被贬遭俘,文天祥一生都是国家的“城墙”,就像这些红点一样。


最“内涵”的地图——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张地图带你妙读大诗人的一生

       从烂漫少女到迁居流民,这幅地图,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悲喜一生”,更是一个朝代的“更迭一世”。

       实在无法想象,在“交通基本靠走,沟通基本靠吼”的古代,诗人们居然去过这么多地方!现在好像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写诗了。大概是因为:

       景色太好,

       设备太少,

       显摆不了,

       偶尔心情还不好,

       那,就写首诗纪念一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