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蝶》阅读分享

(2017-11-22 16:44:02)
分类: 快乐活动

本期周游世界的图书是:《青蝶》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友情提供

《青蝶》阅读分享

1.河南省  周口市鹿邑县支点作文吧

旅行时间:2017.9.6-2017.9.26

图书管理员:刘艳杰老师

参与阅读的有: 支点作文吧全体同学

《青蝶》阅读分享

      花絮

刘艳杰老师:暑假里,我无意间在《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官方博客上看到《空中书房•经典阅读》招募图书《青蝶》的“管理员”,便抱着试试的心态,将阅读申请表发至指定邮箱。没想到一个月后,我收到姜编辑发来的一封邮件:“刘老师,您好,收到您的申请表啦!已加QQ,详情咱们QQ联系哦,感谢支持!”。我怀着感激之情与姜晗编辑进行了联系,姜编辑耐心细致地把阅读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一一地告诉我。暑假开学,我果真收到20本崭新的《青蝶》图书。这天,我抱着一纸箱《青蝶》走进培训班里,告诉孩子们说:“你们猜猜这纸箱里装的会是啥呢?”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十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什么的都有。当我神秘兮兮地打开纸箱,孩子们瞪大眼睛,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而后异口同声地“啊——”的一声,紧接着十几个孩子活像疯抢嘎嘣豆似的,瞬间一抢而空……课上,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精彩片段、各抒己见地谈阅读感想;课下,家长纷纷拿起手机捕捉孩子认真阅读《青蝶》的精彩瞬间。“15天的阅读时间过得好快呀!”阅读结束,孩子们个个发出感叹。我笑着告诉孩子们,“没关系的,以后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刘老师还会积极主动地帮你们申请。”孩子们满心欢喜地伸出剪刀手,“耶!”

感谢《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社和姜晗编辑,给孩子们搭建一个这么有意义的互动阅读平台,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丰富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读后有感

《青蝶》这本书属于“陈伯吹奖典藏书系”中的一本,收录的14篇文章可谓篇篇精彩。读完《青蝶》,我心中不觉涌出一股股暖流,真切地感受到匠人虽已消逝,人间温情常在;读完《小九街的路灯》,我切身感受到兄弟情深;读完《高教9和矮脚6》,让我感受到对手也可以成为好朋友……

                                                                                 ——杨翔博

很荣幸参加了《青蝶》这部书的接力阅读活动,我最喜欢这部书里面的《高脚9和矮脚6》这篇文章,因为高脚9和矮脚6相互瞧不起对方,后来成为人人羡慕的挚友,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各有各的“闪光点”,做到互为取长补短,不也快乐吗?

                                                      ——龚闫雪

读了《青碟》这部书里的《小九街的路灯》,让我明白了兄弟情的可贵。

——滕浩然

我最佩服《泥人爸爸》这篇文章里的爸爸捏泥人的精湛手艺。

——寇义坤

读了《青碟》这部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碟》这篇文章。阅读期间,每当闭上眼睛,那补碗匠憨厚淳朴的吆喝声、孩子们天真嬉戏的欢笑声……仿佛就萦绕在我的耳际,还有那朴实、携带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吴帛恩

《青碟》这部书中,我最喜欢《借婚纱的少年》这篇文章,因为这是一个很凄美感人的故事。文中写了一位少年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不长,生前为了能让妹妹穿上美丽的婚纱,经过自己的几番努力,终于实现了愿望。少年去了,但他的精神和勇气却鼓舞着我做个懂事孩子……

                                ——何欣琳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活动,我从《青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姜漫妮

《青蝶》这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文中的老奶奶真可怜,“青碟”是老奶奶和她丈夫的一个信物,不幸被打碎了,之后奶奶大病一场。奶奶一直希望可以补好青碟,但是,父亲同补碗匠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把青碟补好。原因是,这样能给奶奶一个坚持活下去的信念。

——普少博

读了《小九街的路灯》,我为路的智障感到心痛,为灯处处照顾路、想着路感到欣慰,更为他们的父母相继去世感到伤感……

                                       ——杨存祥

读了《高脚9和矮脚6》,让我懂得了做人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更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以此来激励自己、做好自己。

——杨铭博

读了《青碟》这篇儿童小说,我感动不已。其中有一个情节是爷爷想娶奶奶,却遭到奶奶父亲的反对,奶奶的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考验一下爷爷,要爷爷把奶奶的小名“青”隐藏在青花瓷碗上的花纹里。后来,爷爷用自己精湛的手艺证明了对奶奶的爱。这个情节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陈奕廷

我喜欢《小九街的路灯》这篇文章,路虽然是哥哥,但他是长不大的,而灯虽然是弟弟,但总要照顾着哥哥,兄弟俩之间的情谊让我感动。

——张轩衡

《高脚9和矮脚6》这篇文章,刚开始他们俩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互不相让,不被对方看好,没想到后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这也是我想看到的结果。

——张轩朴

 

 

 

 

2. 江苏站  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旅行时间:2017.9.28-2017.10.21

图书管理员:谢峰老师

参与阅读的有:小水滴文学社全体同学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青蝶》阅读分享

花絮

谢峰老师:拿到《青碟》这本书,我的内心满怀激动和欣喜!感谢《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社给了我班孩子们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阅读中,我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一起编制小报,一起写阅读笔记,一起同台朗读……孩子们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正如作者所说“匠人虽已逝,人常温情在。”孩子们在了解众多的民间手艺人的人生经历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了他们丰富而又温情的内心世界,也体悟到人生百味的酸甜苦辣!在心灵震颤之时,精神、力量如水滴一样涓涓汇聚却又渐渐丰腴,也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读后有感

《青碟》是一篇令人回味悠长的文章,补碗匠吆喝的声音,在现在的孩子看来更多的是搞笑,而大人们则是亲切和怀念。奶奶的青瓷碟保留的是对爷爷的深深的思念,补碗匠分文不收,挽留的是对技艺的尊敬。我理解并向往青碟的乡村生活,更明白了要向青碟一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张哲琦

《青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要孝敬父母,不能在父母有病的时候抛弃他们,他们毕竟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唐文韬

《青碟》让我感受良多,通过一系列的讲述,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补碟,实际充满了爱。当青碟看到奶奶拿着没有补好的碟时的伤感,体现孙子对奶奶的爱;当爸爸为了让奶奶可以活的更长,而让补碗匠故意不完全修好碟,这是爸爸对奶奶的爱;而这个已经破碎的碟,也满载着爷爷与奶奶之间的爱……读完文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家庭中的爱是浓厚的,这一份人间的真情也正是我们大家需要学习的。

——居晟韬

《杨桃花》告诉我一个道理:“如果上帝给你关上了一个门,那他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杨桃花溺死在了杨桃溪,还没有好好看过这个世界,因为不幸,过早离开了世界,但他们也应被尊重,即使只是个孩子,她的肉体虽死但灵魂不死,或许她已经当了杨桃溪的河神了呢!

——黄河娟

《青碟》一书中,我读懂了爷爷和奶奶之间的深情,奶奶对时代变化的无奈和对旧时代的怀念,还有青碟爸爸对青碟奶奶多活几年的期盼。也读懂了以前的补碗匠有很多,可现在会这种技术活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手艺逐渐消失了,青碟明白了补碗匠的痛苦、沉重和无奈。

——仲恒语柔

《借婚纱的少年》中的少年看见妹妹笑得如此灿烂,是打心眼里的高兴。可是当他一想到以后不能看到妹妹的笑容了,心里是多么伤心、痛苦。也让我明白,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像“哥哥”那样,努力活下去,珍惜身边的人。

——顾欣悦

《铁马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定要热爱家乡,把家乡中的传说、故事、风景、习俗给流传下来。

——高志远

《描花》是一篇朴素却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故事中的描花宽容大度,与人为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明白了,这些走南闯北的手艺人,为什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不仅因为他们的技艺高超,更因为他们诚心待人,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钱子萱 

《纸鸟》让我明白,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因为那是很自然的现象。同时,谁也不能为任何人的生死做出判决。也许,你我都不可能做出亲人死了还不伤心的表现,但,至少在亲人走的时候心怀祝福,让他(她)走得一路顺风。

——黄河娟

《护身符》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真正的护身符其实就是人世间的爱。“爱”这个东西是万能的,它可以帮人救死扶伤,也可以让人丰衣足食,还可以融化人们内心的坚冰……

——孙伟杰

《小九街的路灯》中,我最喜欢灯。因为他作为弟弟,竟心甘情愿地照顾哥哥路那么久。如果是我,多多少少都会嫌烦、会生气。可灯却像哥哥,撑起路的一小片天。我明白了:家人的爱永远那么无私,以后我不管飞多远,都会常回家看看。因为,家,永远是你最坚强的依靠。

——李彦峥

《泥人爸爸》这篇文章,读完后让我感动不已,每一处细节都写出泥泥对爸爸的思念。泥人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是留下思念的篇章,是回忆爸爸的思绪万千。泥泥渴望爸爸回到自己的身边,呵护他、保护他。爸爸也一定会思念泥泥,我相信,总有一天泥泥和爸爸会相见,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

——杨硕

走街串巷的补碗匠,走南闯北的马帮,都早已消失在时光的尽头,那些代代相传的手艺已难以寻觅…… 

“补碗喽,补碟哟——”这忽长忽短的吆喝声,从远处飘来。轻轻地,多样的……唤醒了在床头熟睡的奶奶,她盼望着补碗匠已经很久了。她叫青碟去吧补碗匠请来,当她看到皮黑肉皱的补碗匠时,黯淡无神了多年的眼睛奇迹般的闪烁着光芒,那当归似的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午后的阳光十分灿烂,伴随着缕缕春风,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补碗匠挨家挨户的询问,可忙碌了一下午,待补的碗碟也仅仅只有青碟他们家的那一个。青碟尾随着补碗匠,来到了一间残破不堪,又是孩子们眼中最诡异的有碗碟鬼怪出没的地方。在青碟准备走的时候,补碗匠的一句话让他停下脚步,“你家的那只碟很有年头,是一个叫李酒碗的前辈烧的。”青碟留下来看补碗匠补青碟,补好后滴水不漏。这时青碟的爸爸来了,在走之前和补碗匠说了几句。

第二天,补碗匠带着一个有裂缝的的青碟来了。补碗匠走后,青碟追了出去,补碗匠轻轻说明了原因,低着头和青碟一起走了几步,青碟似乎明白了什么,只见补碗匠抬起头,又吆喝起来,留下的只有他的声音,过了一会这声音也越来越小……

现在的生活逐渐富裕了起来,家里的碗碟坏了就扔。想想当时的补碗匠,还真不容易,补碗碟,还真是门手艺活。

——朱北北

我反复的阅读了《青碟》这篇文章,补碗匠的坚持,奶奶的思念,深深地打动了我。

当我读到“补碗匠厚着脸皮讨完全村,仅有的收获就是青碟家的那只碟。”我不禁为他感到可怜,补碗匠将年少时身怀的技艺一直坚持到今,他将碗,碟都视作珍宝,视如朋友。又让我感到他很伟大。

“你不明白你爸爸的良苦用心,这只碟如果补得完好无缺,你奶奶的心愿可能就了了,而你爸爸,你伯伯他们希望你奶奶能活到一百岁,甚至更久。如果留一点裂痕在明年补,在后年补,在后后年补,他可能就会一直等下去。”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奶奶对爷爷送的青瓷碟非常爱惜,如果碟补好了,奶奶就会去找爷爷,如果留着裂痕以后补,奶奶就会一直等着,补碗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青碟也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补碗匠走了,连同他那微弱的吆喝声远去了。”我相信,补碗匠和他的吆喝声,还有他的精神不会远去,会一直留在人间。

——余冠呈

《铁马镇》是一篇有浓厚的家乡气息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固善爷爷很爱自己的家乡,临终前把自己写的一本关于家乡的书交给我,我不肯收,后来有一个旅行队来参观铁马镇,,他们看到这古朴的房子,想起这里辉煌的历史,不禁赞叹起来,我也被他们所感染,开始爱上了家乡,收下了老人的书。

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家乡,它养育你成人,无微不至的呵护着你,关爱着你。

固善爷爷很喜欢和小朋友谈铁马镇以往的雄姿,固善爷爷是一个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人。

我觉得自己的家乡很美,虽然在农村,但是空气清新,风景优美,门前就是一个小竹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湖镶嵌在竹林旁边……

《铁马镇》是一篇好文章,推荐大家去读。

——韩枫

 “补碗了,补碟哟——”瞧啊,补碗匠又来了,我深深沉醉在《青碟》这个故事中。

一位补碗匠补碟的故事,看似不起眼,却表达出补碗匠希望把补碗传承下去,一生都补碗的美好心愿。可为什么“碟明明补好了,却又要把它摔两条裂痕出来呢?”看到最后,我明白了,这是青碟的爸爸和补碗匠对奶奶说的一个善意的谎言,为了给奶奶留个念想,活到一百岁,也为了完成补碗匠一生补碗的心愿。

“奶奶突然坐了起来,枯老的手掌像树叶一样托着耳朵,仔细听了一会儿,说:‘是哟,就是那个吆喝声,来了。’”我最喜欢这句话了,连青碟都没听见的吆喝声奶奶居然听见了,还十分开心,从突然坐起来,就能看出来奶奶的激动。

爷爷是一名技艺高超的补碗匠,可家族里没一个人传承他的技艺,那位补碗匠吆喝一声,孩子们就传来一阵大笑,一项项技艺就是这样慢慢消失的。

《泥人爸爸》讲了一个发生在泥人老和泥泥之间的故事,让我很感动。

泥泥是多么独特的一个孩子啊,泥人老来了,其他孩子围着他团团转,泥泥却不理不睬,根本没有留意,只有提到爸爸他才提起了兴趣。泥泥多么希望多见到爸爸几次啊!

泥泥的爸爸妈妈分开了,他跟着妈妈生活,爸爸在很远的城市生活,一共也只来看过他两次,多可怜啊,当泥人老答应帮他做一个爸爸出来时,他的眼睛亮了,兴奋地跑回家拿画,他多么希望有一个爸爸陪他长大呀!

我最喜欢这句话了:“一直到下午,泥泥才来,手里拿着一片大大的树叶,叶子上有一只大大的蚂蚁在爬呀爬,他在跟蚂蚁说话。”泥泥的妈妈要养家,爸爸在城市生活,他一个人只好跟蚂蚁说话,我常常抱怨没事干、无聊,看到他的生活,我才自愧不如。

——徐孟菲

 

3. 湖北站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

旅行时间:2017.10.23-2017.11.20

图书管理员: 李庆老师

参与阅读的有:三(1)班全体同学

《青蝶》阅读分享

花絮

李庆老师与《快乐作文与阅读》这本杂志熟识,那是好多好多年前的事啦!当时,孩子们从拼音版一直订阅到了高年级版。现在那批孩子即将初中毕业!可以说,《快乐作文与阅读》这本杂志是伴随着那批孩子一同成长的!

再带的一批宝贝,现在已经三年级!一年级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帮宝贝们向这本杂志投稿,结果,文章被刊登出来,宝贝们还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真是高兴!陆陆续续,又有好多宝贝的文章被刊登了出来。慢慢地,宝贝们的读书写作兴趣愈来愈浓厚!

在快乐老师群里,无意看到了图书漂流活动,这不正和我们班的图书漂流包一样吗?让孩子们喜欢的书流动起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让更多的孩子读到那一本本好书。我们班的“向日葵读书会”专门订做了班级“漂流包”,每包7本书,一个星期漂流一次!每周一漂流的时候,孩子是最为兴奋的。

因此,看到快乐老师群里的消息,我毫不犹豫进行了申请。申请的书《青蝶》很快从上一站漂流到了我们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让学生进行个人申请。然后,我在这些提出申请的孩子中挑出了15名孩子优先阅读,读完再漂流给其他的孩子阅读。真心希望,孩子们在这一缕缕书香中,不断得以浸润,与书为友,茁壮成长!

读后有感

妈妈常跟我说:“读一本好书,犹如拜访一位良师。”它会带你看到不同的世界,明白不同的道理,了解不同的历史,感受不同的温情。     

《青碟》就是这样一位良师,它带我走进磨刀匠、补碗匠、木匠……的世界,跟着他们在高高低低的吆喝声中,从四面八方来,又走散于四面八方,感受一种特殊的味道。

我最喜欢书中的同名故事《青碟》,那没有补好的青碟,让奶奶充满了遗憾和痛惜,可就是这些遗憾能让奶奶一直等下去,坚持一年又一年。补碗匠甘愿放弃自己的名声,假装补不好碟,也要成全父辈们的良苦用心,这是多么质朴的感情呀!

在故事中,我还感受到了一份执着和坚持。日子渐渐好过起来,手艺人渐渐在乡里乡间销声匿迹了。但总有些人凭着自己的热爱,执着地将技能一代代传承;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愿望,坚持着一年年走自己的路……

这份执着与坚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困难我们无法逃避,但只要不放弃,坚持下去,也许你就会看到转弯后美丽的风景。

—— 饶睿杰

    民间工匠们从四面八方而来,高一声低一声地吆喝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少,《青碟》以此开头给我们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

青碟捧着一只被自己打破的又被奶奶当宝贝的青瓷碎片,让一位免费给人补碗的补碗匠补。在补碟的过程中,青碟知道了自己家族没落的做碗祖业,了解了这青瓷对奶奶的重要,知晓了爸爸请补碗匠不要把碟补完整的原因,也明白了补碗匠为什么这么老还挑着担子出来走村免费补碗的无奈怀想……

当我看到爸爸和伯伯们希望奶奶能活到一百岁甚至更久,请补碗匠把碟留一点破痕,让奶奶有所寄托时,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奶奶。

我的老奶奶九十多岁了,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犯病时特别精神,犯起病来让人特别担心 ,奶奶每天都守着她。

有一天凌晨一点多,老奶奶突然犯病了,奶奶可着急了,连忙给她吃药,输氧,等老奶奶好些后才坐下来收拾药,可发现慌乱中给老奶奶吃的药量比平时大了。

这可把奶奶吓着了,她坐立不安,看老奶奶精神一些了,决定去医院问医生。她没有给任何人打电话,而是一个人在黑夜中,没有人的大道上气喘吁吁地小跑着。到医院问了医生得知没事后,才把悬在心中的大石头放了下来。又马不停蹄地小跑回到家,看老奶奶已睡着了,奶奶才叹了一口气,心也渐渐平静下来,安心地睡觉了。

这就是我们的亲情,它时时刻刻地围绕在我们身边,不过它们有时像顽皮的星星,总爱跟我们躲猫猫,时间长了就被人给遗忘、淡化了。但我们要把这种美德传承下来,让人间亲情常在。

——孙钰鑫

老师发我给一本名叫《青碟》的书,它获得了2015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这本书是分成好几个小故事写的,第一个小故事《青碟》就深深吸引了我!

这个故事的小主人公青碟打碎了爷爷留给奶奶唯一的遗物——一只碟。这只碟原本摆在奶奶的床头柜上,奶奶天天看,不让人轻易碰,很珍惜它。当奶奶看到满地的碎片后,顿时病倒了。

“补碗了,补碟哟——”一阵时而短促有力,时而悠远绵长的吆喝声被风从不远去吹来。

不一会儿,一位皮黑肉皱的补碗匠就进了村。

补碗匠走进了青碟家,奶奶满怀希望地把那些碎片递给了补碗匠。补碗匠说保证能补好碟。青碟也亲眼看见了那只碟被补得完整无缺,可第二天早上,碟却出现了两道奇怪的裂痕。原来昨晚爸爸和补碗匠商量好了:只要碟没补好,奶奶就会一直等下去。爸爸希望奶奶活到一百岁,甚至更久。

于是,补碗匠对奶奶说;“这个碟我今年是补不好了,我要回去好好地琢磨一下。我明年会再来的!”

奶奶很无奈,但她还是满怀希望地等着补碗匠明年再来。

《青碟》这个故事,因为爷爷奶奶深厚的情感感动了补碗匠,所以善良的补碗匠为了能让奶奶多活几年,宁愿毁掉自己的手艺。

补碗匠只是一位平凡的小人物,但在他身上却有着一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尊敬。

——韩一诺

最近,我非常幸运地读了《青碟》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感受最多的一则故事就是《借婚纱的少年》了。

故事是这样的:作者刚搬新家,就跑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给自己九岁的妹妹借婚纱,当然作者拒绝了这个可笑的请求。但是少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转而,请求作者帮他的妹妹量身制作一件婚纱,也许是被少年的诚恳给打动,作者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的妹妹穿上了漂亮的婚纱。

我和作者有着共同的疑惑,小小少年为什么想为妹妹借婚纱呢?最后,谜团终于解开,原来那名少年身患重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多么渴望能和妹妹一起好好的活下去。

看着妹妹穿上了婚纱,少年就好像看到妹妹长大,有人可以照顾她,哪怕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妹妹也不会因此孤独。他多么想妹妹能过上幸福、快乐地生活,他太爱自己的妹妹了,不想她收到一丁点的伤害,想让她一直微笑。哪怕在少年生重病时,他一心想着的也是亲人,而不是自己。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生病的时候,一家人都围着我团团转,而我却从来没有考虑到家人的感受,一点头疼脑热都坚持不住,还不时使一下小性子。而重病的少年却如此勇敢、坚强,以乐观面对困难,用笑容安慰亲人,相比之下,我感到羞愧。

坚强的少年不仅教会了我笑对人生,还让我懂得了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爱生命,因为它不能重新来过。

——李沄菁

我读过一本书叫《青蝶》,在这本书里, 青蝶让我得到了许多启发。

青蝶很勤快,有一天,她在帮奶奶打扫房间时,不小心把奶奶心爱的瓷碗给打碎了。她惭愧极了,心想着一定要想办法补救。于是,她去找了一个补碗匠把瓷碗补好。瓷碗补好后,青蝶小心翼翼把瓷碗放到奶奶面前说:“奶奶,我不小心把您的瓷碗打碎了,现在已经补好了,请您原谅我!”。

 看到这里,我不禁深吸一口气。爸爸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他的旧剃须刀,并不是因为不见了,而是因为我藏起来了,他找不到。记得那天我正在面盆上“研制”我的神奇药水,正玩得起劲的时候,我的手肘把剃须刀撞掉了。“砰”的一声,剃须刀解体了。我偷偷看了看四周,“没有人”,我庆幸着。我迅速清理了“事故现场”,并且把剃须刀藏到了我认为不会被发现的地方。

今天看到了这个故事,我决定向爸爸承认错误。我取出剃须刀,低着头,双手递给爸爸,“爸爸,这是那个旧剃须刀,有次不小心撞碎了。可是我怕你责备我,所以偷偷藏起来了。”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欣慰的说:“真好,虽然我已经买了新的,但是我更喜欢这个旧的,因为它见证了你的成长。你要知道,人这一生,可能会犯各种错。但犯错不可怕,只要你敢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它,勇敢的承担犯错的后果,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认真的点了点头。

                          ——肖墨琳

读了《青碟》这个故事,才知道曾经还有过磨刀匠、补碗匠、桶箍匠……这些已经消失的传统民间手艺人。

其中有一部分,写的是青碟的爸爸和补碗匠策划了一场“阴谋”。补碗匠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的手艺,这次却失败了。因为他和青碟的爸爸希望奶奶活得更久,所以补碗匠故意补不好青碟。让奶奶等到明年,明年补不好,后年再补,自己也坚持一年年走下去。这一年年,不仅是想让奶奶活得更久,更是补碗匠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非常多的民间手艺,我还知道许多非常有意思的民间工艺,比如:吹糖人、捏面人、皮影戏、风筝……这些老手艺都正在慢慢消失。这不仅仅是手艺在消失,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慢慢消失,更重要的是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消失。

以前,碗破了,笔坏了,大家都补一补、修一修,还可以再用。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产越来越丰富,坏了的东西都扔掉了,这是一种浪费的行为。我还想到了自己的一些行为,比如:水果不好吃,吃几口就丢掉。饭菜不合胃口,没吃几口就泼掉……以后我要节约粮食、爱惜文具……做到不随意浪费。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不仅了解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收获了对“珍惜”这个词的了解。

                                  ——肖屹辰

《青碟》这本书共有十四章,令我最为感动的是《高脚9和矮脚6》这篇,小说讲了杨梅山是高脚村,半担水是矮脚村。这两个村的人互相不讲话,尽可能不走同一条,也不喝同一条溪流的水,他们把孩子送到不同的学校读书。

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村小实行免费义务制教育,高脚9和矮6变成了同班同学,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他们成了同桌。但是,他们的目光一旦互相碰撞了,就会迅速分开,假装没看见。

他们每天会想尽办法,暗自较劲,比赛看谁先到学校,谁先回家。从此两人的暗斗加剧,积怨加深,互不认输。

直到有一天,高脚9把自己当作桥,让小女孩和她的动物们过河的一幕正好被矮脚6看见了,那是他见过的最有趣的桥,这时两人的目光突然相遇了,彼此灿烂的笑容也来不及掩藏。微笑让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青碟》一本好书,告诉我们微笑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悄悄地拆除筑在人们心里的那道防御之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也要多多微笑哦!

                                 ——黄芷玥

《青蝶》里,青蝶从一只破了的青蝶中了解到自己家族中没落的做碗祖业,也了解到爷爷奶奶的感情,更是对渐渐消失的民间匠人寄予了一种无奈的怀想……    

这个故事是讲青蝶把他奶奶的宝贝青蝶打碎了,因此,奶奶生病了好几年。但日子好了起来,以前的盆勺等裂了,只要还能修补,就一定修补。现在,这些东西裂了一点,就丢了。那些补碗匠、桶箍匠等民间人也走子。

一天,一个补碗匠来了,奶奶把打碎的蝶给补碗匠修补。黄昏、蝶修补好了,青蝶的爸爸来了。爸爸见青蝶手上捧着修好的蝶,立刻拿走了。他让青蝶先回家,自己单独和补碗匠说话。

第二天,补碗匠把蝶送来了,说没能完全补好,明年再补。青蝶问清楚他为什么说谎后,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原来青蝶是爷爷送给奶奶的信物,也是奶奶的精神寄托,现在青蝶碎了,奶奶因此而生病,更是思念爷爷。爸爸的一时失去奶奶,所以又以修补匠明年再来修补,而重新在给奶奶希望。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奶奶对爷爷的感情深厚,而将青蝶当自己的精神寄托,所以我们也要带着希望前进。

                               ——褚一可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青蝶》。这本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故事是《高脚9和矮脚6》。

高脚9和矮脚6不是一个村的。他们住的这两个村关系并不好,他们的关系也不好,结果他们成了同班同学。还成了同桌,他们一直很讨厌彼此。

有一次,矮脚6看见了高脚9帮助别人,接着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相互帮助,最后成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帮助他人,这样自己有困难时有人才会有人帮助自己。一次我的24色彩泥的盖子突然开了。彩泥洒落一地,当我在趴在地上的时候,同学们也跑过来帮助我。我和同学的关系更近了。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也一样会帮助同学,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李昱泽

青碟既是一个小孩又是一只碟,既是传承又是人情。奶奶的病从青碟把碟打碎开始,可是如果没有补碟这个心愿寄托,奶奶或许已经离开了。

过去,人们都很节俭,东西坏了补补,又用好几年。现在的人,东西有一点点不好就想丢掉……

《青碟》这本书,从文字中能感受到作者对现代社会渐趋消亡的古老行业、古老技能寄予了一种无奈的怀想……

——李意暄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书名叫《青碟》。青碟生活在我的爷爷奶奶辈们生活的那个年代,这本书都是讲述的那个年代的故事。

在这些年代久远的故事集里,我最喜欢的一篇叫做《铁马镇》。令我奇怪的是,这个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古镇还能有一个完整无缺的外壳,成为我们回忆过去的一个小窗口。

故事里的人物经历了不少苦难,但却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个性鲜明,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感觉顾善老人是个非常可怜的老人,为了让铁马镇的子子孙孙都知道铁马镇的历史,他写下了《铁马传记》,但无论是谁都不愿意接受他的书。我非常讨厌故事里的马脚子,因为马脚子有时候把课本往河里扔。书也是有生命的,我觉得马脚子不能这样对待他的课本。“书尤药也,可以医愚。” 只有知识才可以治疗人的“蠢病”。

《青碟》这本书讲了很多发生在过去的感人故事,仿佛让我回到了爷爷奶奶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到他们当年的生活,这就是这本书的好看之处。

——张扬帆

磨刀匠、补碗匠、桶箍匠、木匠……这些民间工匠从四面八方而来,穿村走巷,挑着家当,高一声低一声地吆喝着,又再走散于四面八方。他们渐行渐远,歌声也绝唱于风中。《青碟》里,少年从一只破了的青碟中了解到自己家庭中没落的做碗祖业,也了解到爷爷奶奶的情感,更是对渐渐消失的民间匠人寄予了一种无奈的怀想……

——潘梓怡

读了《青碟》这本书,我最喜欢《青碟》和《描花》这两篇短文。

读《青碟》时,刚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补碗匠明明补好的碗,第二天交给奶奶时却有一条裂缝,非要等到明年再来补?原来是爸爸和补碗匠一起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奶奶抱着希望和念想继续活下去。而补碗匠不顾自己手技人的名誉,成全了爸爸和伯伯们的孝心,也成全了自己想一直将补碗这个技术流传下去的愿望,更值得敬佩。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要学会忆苦思甜。

看完《描花》,我要向描花学习,他虽然很聪明,很有才华,但他从不骄傲自大,为人处事低调内敛。即使明明知道大笔设计冤枉他,他仍然能从大局着想,心存善念,帮助大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后和大笔成了“同窗”,两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郭馨仪

读了《青碟》这本书,我觉得书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的是高脚9和矮脚6。从书中我知道他们是上学的时候相遇的,变成了好朋友,他们乐于帮助他人,做了许多好事。我也以后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徐紫妍

我最喜欢《青蝶》这本书中《泥人爸爸》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心酸的故事。泥人老的泥人捏得特别逼真和生动,任何小孩看到了都特别喜欢甚至想要拥有。但是,小孩泥泥根本对那可爱的泥人提不起兴趣,因为没有他喜欢的泥人。他思念他的爸爸,他只想要一个泥人爸爸。泥人老想要为泥泥捏一个泥人爸爸,可是泥泥想不起来爸爸的样貌。最后,泥人老只好捏了一个跟泥泥长得很像的泥人,告诉泥泥这就是他的爸爸,泥泥高兴极了,他终于有爸爸了。

读了以后我的感触很深。我体会到亲情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了父爱或者母爱,我们的世界会多么孤独和不完整。我很庆幸我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我以后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因为我爱他们!

 

——刘思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