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用什么样的框框看孩子?

(2015-11-11 10:18:32)
分类: 快乐阅读

你用什么样的框框看孩子?

你用什么样的框框看孩子?

多年来在谈亲子沟通时,都会提到沟通的障碍,其中一个是每个人看人或事情的“框框”。框框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应用在亲子关系上,譬如孩子做功课,总是拖拖拉拉的,当你心里有个念头:“我的孩子就是懒惰,才会故意拖拖拉拉,不好好做功课。”那你已经不自觉带著一个框框了。

如果有天孩子在外面淋到雨,回家说:“我头好痛,没办法做功课!”在“懒惰”框框作用下,你很可能认定:“你纯粹就是在找藉口,不想做功课。”而忽略也许孩子真的是身体不舒服。所以如果你对孩子有很刻板的印象,有时会失去正确的判断,跟孩子之间的了解不够确实。

用框框看孩子,必然“心想事成”

另一个心理现象是,当你的框框是负面时,不自觉的,你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符合”这些条件的行为,而对孩子其他好的行为视而不见。例如,在你的框框里,孩子是“懒散、不认真的小孩”,那么你很可能会一味的指责他做功课时拖拖拉拉,却忽略了孩子照顾妹妹的贴心行为。

因为你的框框,让你看不到孩子的全面特质,忽视孩子的正面行为,却又把负面行为加倍放大。久了,你就会真的有一个“不负责、懒惰、拖拖拉拉的孩子”,因为你的孩子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期望效应”。当我们预期某人会怎样说话、做事、反应,并基于这个期望而与之互动时,常常会造成对方的回应一如我们的期望,然后就会得出结论: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例如,有个妈妈看儿子的框框是“不讲理的孩子”,每当孩子提出他不同的看法时,妈妈就会生气的回应:你又在闹了、你为什么跟我顶嘴、你的态度怎么这么粗鲁。而当妈妈那样回答时,孩子也会很沮丧:我只不过表达我的想法而已,为什么要那么生气骂人?所以他很生气的回应:“为什么都要听你的!”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更加觉得自己的看法是对的,“无理取闹,真是个不讲理的小孩”,沟通管道也就此打住了。

如果父母带著正面的框框,那么说话的语气和内容、愉悦平静的表情,沟通无形中也会是正面的。

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框框

在亲子沟通上,框框是很重要的关键,父母要常常反省并自觉,自己是用什么样的框框在看孩子。

如果我们的框框是正面的,沟通当然没有问题,因为你可以用很愉快的心情、很理性的方法去沟通。可是一旦你的框框是负面的,那就会是沟通的一个大障碍。所以对孩子产生负面的感受时,有时不一定是对方的问题,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已有成见?

给父母的建议是,写下孩子好的行为,贴在冰箱上,每天读一遍,调整自己的框框。希望藉由正面的框框,让亲子之间的沟通可以通畅无阻。不只父母看孩子有框框,同样的,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动经验里,也会形成一个框框在看爸爸或妈妈。当孩子用负面框框看你时,他也会把和你不愉快的事情放大,而忽略或完全无视你对他的付出和爱。

基本上,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他做错事时,就不敢说或不肯承认;到了青春期,更不会分享想法。如果你也因为他的行为,掉入情绪反应,用负面的框框解释他的行为,亲子间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很多父母很感慨孩子不知父母辛劳,不懂感恩。问题在于,如果孩子的框框是:妈妈是个常常生气的人、爸爸很凶爱骂人,或爸爸妈妈很不讲理、妈妈偏心、爸妈对我不公平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会倾向把焦点放在你生气的时刻、骂他的时候、偏心的行为等。

你知道孩子用什么样的框框在看你吗?最简单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个问题:“用五个词形容妈妈或爸爸。”你会发现孩子有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藉此认知孩子对你的框框。

如果是负面的,要去扭转它,最有效的做法是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譬如,孩子觉得你不讲理或偏心,问问孩子,在哪些情形下,你觉得爸妈“不讲理”,哪些事让你觉得爸妈“偏心”。切记,讨论的目的,是了解孩子为什么会产生那些负面框框,而不是和孩子辩论他的看法是错的。

再进一步讨论,爸妈怎么做,可以让他不再有那些负面的感觉。譬如,孩子觉得爸妈偏心,是陪伴时间太少,可能就要讨论如何创造优质的相处时间。

当然,父母要把握的是,听了孩子的心声,有机会检讨自己的言行,然后在不宠坏孩子的前提之下,重新塑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爸爸妈妈很爱我、爸爸妈妈很讲理。彼此都用正面的框框互动,就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转载自《未来family》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