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言“球”
众所周知,2014年6月13日凌晨2点,人们翘首盼望的第二十届巴西世界杯终于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喧嚣声中拉开了序幕。虽然这几天进行的只是小组赛,但橙色军团和西班牙的争霸、传统强队英国和意大利上演的对决、德国和葡萄牙的“贵族之战”等等,虽说并不如何精彩,却也足以让诸如我这样的少年激动的手舞足蹈、上蹿下跳。
然而,虽然俗话也曾经很冷静的说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这并不足以浇灭我对世界杯的狂热情绪,毕竟,暂且抛开那个十分十分不靠谱且十分十分扫兴的“门道”,光看个所谓“热闹”也着实让人心中畅快。
但现在,就算仅仅单纯是追寻一个“热闹”,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巴西和中国那十一个小时的时差是我们这些被禁锢在“上学”和“上班”这两个牢笼中的人永远无法逾越的时差。从二十四点到凌晨六点的球赛,一场接一场,安排的不可谓不紧张、不好看。可主办方在办事办得满面红光的同时似乎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到来自中国的观众们的苦衷,似乎他们认为:国足已经如此“嚣张”,你们也没有必要看球了。
但事实证明,“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为了看球,为了履行青岛啤酒的广告词“只要看了世界杯,你开口就是权威,人们都在谈,你不能没话说。”广大中国观众于是就秉承着“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虽然说起来好像有点扯),灯下呆滞茫然无措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熬夜奋斗到十二点,临了还要强睁着惺忪的睡眼精神百倍的欢呼进球,然后拿起手机把自己狼狈的面容和此时此刻聒噪的仿佛要爆炸的电视定格在永恒的一瞬间发给世界各地的人炫耀。最后好不容易看到一场球结束,原本立下的“看三点那场比赛”的雄心壮志即刻被“一定要好好睡一觉”完美的替代,倒头大睡两三个小时之后,再挣扎着从混乱的沙发上坐起来,战战兢兢的等着六点比赛的开始。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我自己就曾经完美的体验过……
说来实在有些奇怪,对于一个以前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来说,世界杯为什么会如此强烈的吸引我,以至于到了我每一场球都秉承着“不怕看错,只怕看漏”的十分类似东厂特务的行为准则。整天就像个疯子似的将足球挂在嘴边,且谈论的头头是道。并且为了意大利队的比赛竟然甘愿从温暖的床上爬起来坐到电视机前摇旗呐喊!为了马尔基西奥和巴洛特利的进球激动的绕着家里有限的空间传递着我超乎你们想象的无限能量!这着实很诡异,以至于老妈都把我当成了她所认识的不知道第几个精神病人。要知道,在四年以前,打死我都做不到如此坚定不移!打死我都无法拥有这雷打不动的精神!
而在欢呼的背后,我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多少次坐在电视机前,昏昏欲睡却不能自已。而在辛勤的汗水背后,我也不知收获了多少欢呼。我的情感似乎牢牢的掌握在了此时正在为球而卖命的球员们身上:桑托斯两次好球被装了电子眼的边裁吹掉时,我似乎已经做好了冲到巴西和裁判理论理论的思想准备;英格兰在意大利进球后两分钟的逆袭产生后,我也已经明白,可以抓到我身边的任何一切利器朝着电视扔去;而德国对葡萄牙实施诡异“帽子戏法”时,我也完全可以证明我已经快要高兴得飞上天去;更别提科特迪瓦和日本那一场,当看到非洲人逆袭,完成了我计划中的“完虐小日本”时,我甚至敲打起了家里尘封多年的非洲鼓……
可以说,足球的魅力是无穷的,他可以吸引我这样一个人迅速的从呵呵晋级为球迷。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力量超乎巴西人想象”,无论多晚,无论时间多刁钻,也无论乎国足的未来……只要在午夜,有一电视,有一啤酒,有一球相伴,此生,足矣!
这似乎是我第一次熬夜看球,第一次为世界杯奉献出我的一切,但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