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叫明儿

标签:
转载 |

放鞭炮、贴“福”字、包饺子,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春节习俗。还有许多地方的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新鲜更有趣。我们这里就有一种独特的习俗——“叫明儿”。
除夕的夜幕还没降临,奶奶就喊道:“出来,快点出来,要叫明儿了!”听到奶奶的喊声,我和弟弟连忙出来看热闹。只见一个胡同的七八家人家都聚集在一起,用几捆玉米秸堆起一个“小山包”。奶奶,几个伯母和婶婶她们手里都拿着一把高粱秫秸。“哇塞,这是要干什么呀?”我问爸爸。爸爸回答道:“好好看着点儿,一会儿就明白了。”人们围着“小山包”说着、笑着,天色渐渐黑了。只见老人们用打火机把玉米杆子点着,熊熊烈火燃烧起来,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映红了人们的脸。然后,奶奶她们抓着高粱秆子,凑到火堆旁,烈火把手中的高粱秆子点着了。为了不让火熄灭,奶奶一边护住火一边往家里跑,嘴里还念着:“大咕噜头,小咕噜头,金子银子往家流。”后院邻居家的奶奶则是边跑边喊:“大咕噜棒,小咕噜棒,金子银子往家扛。”她和奶奶一样,这都是希望自己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财运多多、发大财。西边邻居家的金海婶婶金海婶婶引着火,边往家跑,边念叨:“黑小子,白小子,都到我家穿袄子;黑闺女,白闺女,快到我家盖被子。”原来,她家只有一个小妹妹,她和金海叔叔希望再生一个小宝宝。
人们把点着了的高粱秆子拿回家,放进厨房里的灶台下,慢慢燃尽,这就等于把福气、财运都引到自己家来了。
别的人干什么呢?他们围着火堆烤一烤身子,预祝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我和弟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伸出小手、小脚,烤一烤,哇!好烫呀。我们连忙收回手脚来。“小山包”越烧越小,慢慢倒下,最后火渐渐熄灭了。人们把自己家的鞭炮拿出来,挂在家门口,随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叫明儿’结束了。
“叫明儿”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多么有趣啊!这是我老家山东北部地区的习俗。每个地区的特色不同,习俗也不同。你们如果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就拿出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