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成长的魔法——《钱堆里的男孩》阅读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快乐阅读 |
成长的魔法
——《钱堆里的男孩》阅读记
当我们发现教育孩子原来是那样难时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是怎样跟孩子沟通这些成长困惑和纠结的?是否用自己的经验无形中压迫了孩子,剥夺了孩子们童年的欢笑与自由?当生命变成一连串失去纯真的过程,所谓的教育还是绝对的真理吗?
英国大卫·威廉姆斯撰写的“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作品传递着孩子成长的密码。在我们喋喋不休的慨叹中,在唠唠叨叨诉说中:势利、庸俗、懦弱、冷漠或虚伪……是否残存着我们依稀的影子。
爱——情感——善良,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美好品德,或更比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成功更为重要,或许它是是拯救世界的一种力量。
于是,《快乐作文与阅读》开启阅读快车时,毅然地选择了阅读,选择跟孩子一起走进打开他们成长秘密的钥匙。
分书的烦恼:林立的小手
当沉重的一箱包裹寄来时,我才知道这一切都开始真实地发生了。《快乐作文与阅读》作为一本社会性的杂志,能阅读快车的方式开启孩子们的阅读之旅,甚是欣慰。
20本《钱堆里的孩子》,不多不少,把它们高高地放在讲台,陆续走进教室的孩子甚是新奇。
葛老,这是奖品么?显然,33位孩子参加“第七届快乐作文”的获奖让他们当然多了几许期待。没有回答孩子,只是故作神秘地笑笑。
该不会是送给芦山孩子的书吧!?孩子一说出来,就不由伸伸舌头,他们自愿捐了整个一箱的书,20本一样的书是不是显得太画蛇添足了。
全是《钱堆里的孩子》,你不怕那同学读得头晕哦。在打趣中等待铃声的到来。
当孩子们静静地坐着,充满期待地看着时,向他们道明了一切的由来。
愿意读的请举手!
“刷——”36双小手齐齐地举了起来!
糟糕,书不够!问题的严重性远非我能想象。在开始之时真没想到这样的状况能够出现。怎么办?怎么办?虽然一直心里打着小九九,但面对孩子,依旧是笑容满面,作为老师,我绝不能让他们看出我的难堪。
这本书我们必须利用周末在两天内读完!为了让一些孩子迎难而退,生平第一次一字一顿地说出规矩。如果你不能完成,请放下你举起的小手!
如一颗小小的石头扔进一大片深潭,却连一个细小的涟漪都未产生,所有的小手依旧,所有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不禁意摸摸额头,窗外边淅沥下着小雨,却明显感觉额头渗出的细汗。
阅读《钱堆里的男孩》的每个孩子都要写一篇读书笔记!
阅读《钱堆里的男孩》的每个孩子都要进行片断赏析!
阅读《钱堆里的男孩》的每个孩子都要进行阅读成果的分享!
……
当标准越来越多,小手越来越林立,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愧疚。
不知最终以怎样的方法把20本书分完,但面对那些迟迟不肯放下的小手,那些期待中略在失望的眼神,面对一个小女孩无奈的叹息,我不禁开始慢慢责备《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社的小气了(开个小玩笑,别介意哦)。
阅读的困惑:孩子应该怎么读
20本《钱堆里的男孩》有了读者,但如何展开阅读倒成了一件难事。该不会告诉孩子们读完就写感受吧。只是那样,这帮孩子岂不笑掉大牙?呵,原来葛老就这水平。
看来真还得想想办法,让孩子真正能享受阅读与分享的快乐。
于是,开始慎重地坐在电脑前,开始慎重地思考着阅读们阅读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当然是最好的方法,只是,总得让他们有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哦。
“阅读花絮”显然是一个过程化阅读的小故事、小插图。几个兴趣各异,特点不同的孩子聚在一起研究,肯定会发生些什么有意思的故事。除阅读之外,与同学的合作和沟通也是这个过程重要的内容,书本就生活,生活本就是书。让孩子自己写他们的生活,写他们一起成长的故事,那不是与钱堆里的男孩一样有趣。制图、画框,一切井然有序,不多久,“阅读花絮”诞生了。
接下来的思考顺里成章,片断赏析,人物刻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自主研究成果的创作。
用了足足两个小时完成了设计,想想孩子们快乐的分享,笑了,开始期待着周一的到来。
阅读的困惑:我们读完了
周末孩子返校,迫不及待地询问起孩子们读书的情况。
《钱堆里的男孩》读完了?
完——了!拖着长长的声音,充满快乐的笑脸。
觉得好看吗?
好——看!又是长长的声音,又是甜甜的微笑。
看着孩子们甜甜的笑脸,突然高兴不起来了。看他们的意思,这样的阅读就完成了。读完了,好看,就完成了所有的阅读。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好看或不好看,那课外阅读是否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没有言语,努力想让自己的思维清晰,我必须为孩子们更深入的阅读找到持续的动力。该如何让他们再次参与阅读呢,该如何指引他们阅读的方向……一个个问题的呈现,思维也变得清晰,让研究小组间彼此参加互动的评比,给出他们研究标准的评价。
从研究过程到成果展示,再到特色展示,一个个标准与孩子们分享,这样的方向,开启了孩子们小组间快乐的阅读。
研究进行时:研究花絮
从研究开始,故事也在孩子们间发生,一些矛盾、一些趣闻,一些他们其实都不曾想到的事……
花絮1:风速研究
一天后就要成果展示了,我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冲到欧锦泽面前,询问研究情况。没想到他竟悠闲地画画,一听到我话,顷刻间颜色大变,许久才缓过神来。
他这人一紧张就结巴,一结巴就半得说不出话来,张开老大的嘴巴,只一直不停地“我——我——”好容易能说了,一句话就像冰冷的凉水从脚浇到了脚:“完了,我真的——忘了!”
怎么办,真想狠狠揍他一顿,本来分好工的,结果全结忘了,但看到他一脸无辜的样子,我只能着急地走来走去,别的组都做完了,这次真的十万火急,天要塌下来了,没人顶了,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加速!加速!我们得加速完成!”冲着欧锦泽,我大声地叫起来。
欧锦泽这次变乖了,二话没说,迅速地拿出研究报告,开始研究。
我负责快速阅读,找出有用的东西,一边朗读一边分析,他负责写。看见他的笔像画线条一样快速地在眼前晃来晃去,我知道,我们离完成任务的时间不远了。
花絮2:攻克封面
叶导和谢导就接到了新的使命——绘制封面。
工作一入手,谢导飞快地拿出和她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器:彩色铅笔。根本不管身旁的叶导,便飞快地挥舞着手中那“凶兵利器”,呵呵,看来我们的小谢还是个沙场老手啊!
“哈哈——”就在谢导用工之时,只见叶导捧腹大笑,顺着他手指着的方向望去:封面上有一个男孩,猫眼微眯,还有十分凶狞的笑容。“谢导,看来你本事不过关啊!”“哼,要不你来画!”叶导接过笔和纸,仔细地看看了看,手一动,几道弧线滑过,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便画了出来,“不错,不错。”谢导连连夸赞。
看来,要万众一心,才能断金啊!
花絮3:全世界的巧克力
“如果都吃进肚里,那岂不是超级大胖子!”杨子欣努力想象超级胖是何等模样,话刚说完,忍不住自己先笑了。
“NO,NO,这乔可吃不下,全世界就只有眼小肚子大的廖雨欣才行,不过她吃完肯定比一头鲸还重!”游静姝一听这话题就来劲儿了,眉飞色舞调侃着廖雨欣,“那时,她的脸变得比篮球还大,眼睛撑得圆溜溜的,肚子大得像口袋,哈哈,里面全是巧克力!”
我们一听,全乐了。这《钱堆里的男孩》可真有趣,我们的讨论变成了想象中的零食。如果现在老天下着巧克力雨,我们班的同学肯定会发疯般地抢,又会有多少人变成超级胖呢,回到家爸爸妈妈认不出自己的小孩又会是怎样的呢,哈哈,实在太好玩了。
花絮4:群架不好玩
陈奕薇组
“哎呀!你看那个蓝宝石,简直就是一个以钱论人,以势至恋的黑心女人,做人怎么可以这样呢!”丁翼对着书本狠狠地指了指,一脸的不屑与气愤。
“乔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嗯,不错!”看着积极讨论的小将军们,我倍感欣慰。
“切!无聊。”杨林伟似乎对这样的讨论没一点兴趣,一副没精打彩的模样。
“滚!”我一听就火冒,真想立刻把他轰走。
杨林伟二话没说,缩着身子,双手抱胸,“喵喵”了几声。这可不得了,小组的同学全被逗得前俯后仰。
这还了得,我这组长的权威何在?容颜何在?对准他用力一推,他也不甘示弱,伸出瘦小的鸡爪,准备强势进攻。铃声一响,所有的阵势一下就把我们变得规规矩矩。
研究进行时: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的日子令人期待,孩子更像过节般一样兴奋,足足三天的语文课,全成了他们展示的平台。
其实展示的内容并不是一类,在走“走进名著”单元后,孩子们对四大名著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分小组产生了研究;在走进六单元“信息技术”,孩子又分小组研究,《钱堆里的男孩》一来,又分小组研究。自然,各项研究都得进行成果展示,本以为冗长的展示会让孩子们的热情消亡殆尽,哪知他们依旧热情不减。
其实,一直对这批孩子心怀歉意,总想给他们一些什么弥补,或许,只有这样的安排让那颗不安的心多少能得到些安慰吧!
或许是经历两天展示的砺练,孩子显得格外的自信。整个过程妙语连珠,彼此间的互动也极为精彩……
“别单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选段,我们可从其中看见不同生活档次的人对财经观念的认识:圣卡斯波特的孩子们的父亲基本上都是公爵、伯爵,高傲无比,瞧不起干低端事业的发财家室。乔虽然是个亿万富孩,但也过了穷人家的生活,知道金钱买不了朋友,真诚是最好的……”
“……蓝宝石异样高傲,是多么下流无耻,卑鄙肮脏。而在片段中,蓝宝石确实要穿一双非常高的鞋子,估计也是名牌,而且是斯帕德先生给她买的!无情的家伙,人没了,心也应该没了。我们想,人若活到这种余地,你的青春年华,会因为像蓝宝石那样的影响,掉下无底深渊……”
……
一双双林立的小手在企盼里畅想,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故事里徜徉,一个个灿烂的故事在真理里遨游,一如故事开始的当初,我看读到了最初的简单和快乐。
或许,教育本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