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节气,今年是22日。处于太阳黄经240度。气温急剧下降,北方开始飘雪,但未到大雪纷飞。今年的第一场雪,带给人们惊喜之余,也解除了部分干旱问题,但最近北方的暴雪,却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初冬已经可以见到封冻了,真正的冬季来临。温暖的南方也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斗霜枝。”
小雪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是说小雪前后天气阴冷,少雨和阳光,就再难见到彩虹。天空中阳气上升地里面阴气下降使得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气候阴冷,人们容易情绪低落。中医认为,疾病无非由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造成。在养生中强调调整情绪,不使郁怒忧愁伤到脏腑气血。保暖就更显得重要了,尤其注意颈部背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很多时候,疾病就是从受寒开始的,伤风,感冒咳嗽,胃涨腹痛迁延难愈,严重的会拖到来年的春天。体弱阳需者可以用围巾大衣,早晚上下班或夜归风大时穿戴上,既添风采又能防病,岂不妙哉。又有“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出汗要及时檫干,以免受寒。
饮食调养 :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篇》“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可以多吃甘温之品,高蛋白的食物多有滋补的功效,气温低时可以适当多吃,多喝汤水,配以滋润下火的蔬菜水果,效果很不错。如鸡,水鸭,海参,牛羊肉,鹿肉,(很喜欢《红楼梦》里湘云烤鹿肉吃的那段描写。)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适当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的补充,皮肤瘙痒的选择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会有神奇的效果。
药补最好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没有哪味大补的中药适合所有人,还可以长期吃。街上流行的什么“膏”什么“液”,最好问过懂行的朋友再买,否则,吃了流鼻血就不好玩了。
最近很多朋友来问感冒的事情,发现大多数是伤风,原因都是受风或受寒,小孩和老人尤其多见,建议用生姜红塘葱白水,乘热喝下,取嚏后热水泡脚,喝小米粥,一般三天就痊愈了,是不需要吃大量的感冒药更不用抗生素的,减少身体的药物负担,把药留到真正治疗疾病时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