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担忧食品安全,我们又经常无比自信自己吃的用的都是好东西,这是人性的偏执。
做健康咨询时,经常有人对我大声说:我爷爷从不什么吃维生素什么养生保健品,抽烟喝酒活到99。我说:我相信!可惜,你没有你爷爷好命。你爷爷吃不到沾不到的高级垃圾,你每天都会吃到沾到。维生素也好,养生保健品也罢,对于健康人重要的不是帮你延年益寿,重要的是帮你清扫垃圾。就象你的百万豪宅,自己搞卫生做不过来,花钱请个保姆做是一个道理。
我因为明白自己处于什么生存环境,我才会选择营养补充或食疗保健。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躲过农贸市场的“私宰肉”,选择去大型超市买“放心肉”,大型养殖场的出品,同样有风险。
新型瘦肉精现身黑市:境内化工厂非法合成生产
南方周末记者和卖家交易的暗访视频:惠华公司业务员收款与出货的现场。(节选)

4月22日,南方周末记者把一箱含“白粉”的神秘物件举报给了广东省畜牧兽医局。箱重10公斤,内装猪用的饲料预混剂,是花600元从广州惠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惠华公司)业务员手上购得。
被养殖业称为“白粉”的这种东西其实是“瘦肉精”的一种,学名莱克多巴胺,猪吃了后能产生更多瘦肉,在2002年已被我国农业部明文禁用。随后“两高”出台司法解释,称经营、销售、使用该类违禁品可构成刑事犯罪。
南方周末记者以猪场业务员的身份,通过电话谈判,就从惠华公司购得这种违禁添加剂。惠华公司业务员还称,以前他们还把它卖给华南某超大型养殖企业,后来该企业不用了,就自己卖了。
此时距广州瘦肉精事件两个月,九部委正在拉网式清查瘦肉精。
染上“白粉”的惠华公司,是业内知名的高校企业,由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南农大)与香港惠农行农业有限公司合办,华南农大负责经营管理。
“这是一个行业潜规则。”
养殖业内多名专家和从业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他们称,与被公众熟知的“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为养殖散户使用不同,莱克多巴胺主要被某些规模化养殖场使用,从规范化的饲料企业和动物保健品公司获取,并且常在专家的指导下逃避检测。所以,这种违禁添加剂更有隐蔽性。
农业部退休专家李美同教授指出,在养殖端出现的莱克多巴胺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境外走私,二是我国境内化工厂非法合成,并且后者可能性最大。 2002年,莱克多巴胺被农业部列入《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莱克多巴胺并非人药,它是由美国著名制药公司礼来公司1984年发明,美国FDA在1999年12月22日批准,允许作为饲料添加剂。但限制极多,对用量和操作程序有严格规定,例如每吨饲料中超过18克即为非法。在国内被禁止使用,农业部相关专家劝生产商不必努力,理由是国情不同:一是美国都是规范的养殖场,农民高中毕业以上,而我国饲养水平低,环境差,从业农民文化低,监管难度高;二是美国人不吃动物内脏,做成动物饲料用的肉骨粉,而中国人吃内脏,残留问题不好控制。
其实,在此之前,礼来公司在中国的负责人也跑过农业部,想获得登记和许可批准。农业部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并告知我国的肉制品的出口以欧盟、日本市场为主,所以标准与欧盟、日本一致(它们都不批准)。
农业部的这一举措,被许多饲料业专家和经营者赞赏为“农业部做得最漂亮的事”。
2002年,莱克多巴胺被农业部列入《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随后,“两高”的相关司法解释称,如若生产、销售、使用农业部禁用目录中的这些禁药(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非法经营罪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莱克多巴胺是为了抢夺猪出栏前最后长出的15公斤肉。
据南方某动物保健公司技术总监施可威(化名)介绍,猪在成年以后一定会沉积很厚的膘,这个膘是动物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以农业部推广的瘦肉型猪杜洛克为例,一过110公斤就迅速长膘。用了莱克多巴胺后,一头猪出栏时可长到125公斤仍出瘦肉,即比不喂药的猪多长15公斤瘦肉,多赚四五十元。
经济利益让陈杖榴感触颇深:“猪肉分二类,你不打的就是二类,价钱低,不好看。一打,外形非常漂亮。很多人都以为我要赚钱的话,现在都不是几百万的问题,现在是千万富翁都可以。令这么多人踩在法律红线上的无疑还是钱。
施可威介绍,瘦肉型猪因为生长快速,细胞膜不完整,很容易自溶,在屠宰和之后的运输过程中,肌肉会脱水,要么流水,要么发黑,俗称“水猪肉”。这样很难卖。莱克多巴胺之类的瘦肉精还可令其肌肉鲜红,解决这个问题。
除经济利益之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泛滥的原因还在于当事者的犯罪成本不高,即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惩戒作用。
2007年12月,福建金天农饲料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省第一起因莱克多巴胺被查处企业。在刑事处罚之外,农业部吊销了它的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但它仍然在从事其它饲料的生产。而施可威等多名业内人士介绍,另有一家福建饲料公司,在广东被查处,但只是内部罚款400万。
“在国外,这样的企业就永远不许再进入行业。一旦被发现,就让它翻不了身。”赵雁青说。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苏岭实习生温海玲发自广州 。
自己身体的养生保健,是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情,不要等身体出现严重问题才去“乱投医”,结局会很惨。我们有能力掌控世界,就应该拿出1%的时间来掌控自己的身体;我们有能力创造财富,就应该拿出10%的金钱来投资自己的健康。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不代表被“洗脑”,千万不要身体已经跨入新世纪,头脑还留在上世纪。
也许我说的话你不爱听,但是我的真心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