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朦朦,眼朦朦

(2008-04-04 11:58:17)
标签:

人在旅途

杂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清明很特别,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又是唯一一个成为节日的节气。往年多在4月5日,而今年又与另一个节日--“寒食节”重叠,加上国家把清明节定为假日,可见其重要性和特殊性。
    朦胧记得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专门请教陈教授,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汉·蔡邕的《琴操》记载,春秋时,重耳在外流亡,食不果腹几近饿死,介子推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后来,重耳回国当上了晋文公,封赏功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跟老母亲到山西的介休山里隐居起来,无论晋文公怎么请他召他,他就是不肯出山,晋文公为了逼迫他出来就放火烧山,他宁愿被活活烧死在山里。后人为了纪念他,断火吃冷饭。很多地方志记载“寒食”和“清明”是两个分立的节日,寒食节最主要的内容是祭墓,清明节则是折柳插门以乞薪火。明清时不仅插柳于门,而且簪柳于首,以求青春永驻。
   在杨行镇读小学时,学校每年清明节都组织我们步行十几里去宝山烈士陵园扫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少不更事,雀跃异常,早早要妈妈准备好干粮,挎上水壶,只当是不用上学,可以疯玩一天,那时的生活好简单,有阳光开心,雨朦朦也开心。到今天,报纸上居然说有60%的小学生不知道清明节的含义,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那样,如果孩子不知道,那一定是我们做长辈的没有好好跟他们讲,孩子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我们,总想把他们培养成考试门门第一的优秀生,结果优秀倒没看到,却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其实,人人都是过客,经历磨砺必不可少,留下精彩不枉今生。今天,我们深深的怀念已经离开我们的亲人,用一束花,一缕清烟,重读他们的经典;以后,也愿我们的后人,用坚定的眼神来告慰我们,让我们的生命在他们血脉里得以永生。
    雨朦朦,眼朦朦。离开,并不代表遥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