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里就在龙川边

(2011-05-13 23:45:03)
标签:

绩溪

仁里

胡宗宪

胡宁

分类: 徽风徽韵

     昨接市社科联主席汪炜的电话,邀我一道陪同市政协副主席胡宁先生去绩溪考察。这等好事,满口答应,其实我倒不是说去游玩,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n次了,我愿意陪同的原因不是说他们是领导,在我的心里,他们一直是我敬重的老弟。和志同道合的文化人在一起,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这是我喜欢和他们同行的原因,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缘故吧。我们一行四人(市政协副主席胡宁、市政协副秘书长郑建新、市社科联主席汪炜、我),如约来到绩溪考察

徽杭古道上的重镇、千年徽州古村—绩溪仁里,是我们这次考察的第一站。绩溪仁里景区距屯溪60公里,绩溪县城3公里,处于绩溪县城去龙川景区的必经之地。车行过紫园1公里,便能看到“千年仁里”的大广告牌,右拐1分钟便能抵达仁里西门停车场。

http://s6/middle/511e51d1ha3f58e7c2005&690

走进仁里,眼前一亮,比我两年前来时大不一样了,街道比原先整洁了,一些破旧民居和祠堂也修旧如旧了,更重要的是有人气了。仁里,这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依山傍水。目前仍完好地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村内有古城门、古祠堂、古民居等众多历史遗存,是古代绩溪的岭北、岭南人沿登源河边去龙川、竹山、江南第一关、临安、杭州的古徽杭驿道的必经之路。

仁里旅游开发公司的洪万智老总已经在村口停车场等候,

http://s7/middle/511e51d1ha32a5be425b6&690

    在他的陪同下从仁里村西门进入,漫步于长条形麻石砌成的老街上和古巷里,幽幽深巷,曲径通幽。一路兴致勃勃地参观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古遗迹仁里村目前仍然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四门、三街、十八巷”的风貌,古城墙、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书院、古码头、古井。。。。。依然可见历史商业重镇的繁 华。   

         http://s1/middle/511e51d1ha3f594995dd0&690

           http://s15/middle/511e51d1ha3f59af1d2ae&690
          http://s3/middle/511e51d1ha3f5926ec182&690
        http://s2/middle/511e51d1ha3f5a29cb8a1&690
 http://s11/middle/511e51d1ha32a5dcd09da&690

    村中有三座祠堂,特别吸引我们的是世忠祠,凤楼庄严飞檐画壁,祠堂里,那些老太认真地表演着徽州民歌《十绣鞋》,在这里游客以参与的形式体验了新娘上轿、夫妻拜堂等原生态民俗活动。游客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很有独特,很有意思。

 

  http://s11/middle/511e51d1ha3f5496112ba&690
  http://s6/middle/511e51d1ha3f54755d265&690

  http://s1/middle/511e51d1ha3f54b6c3020&690

   村中房屋院落栉次鳞比、古街古巷交错相通。陪同我们一道参观的旅游公司老总洪万智告诉我们:有近1500年历史的“百步钦街”,是当时皇帝御赐耿姓的“免征地”,用青砖竖排铺筑,意为金砖铺地,意为金砖铺地。

           http://s1/middle/511e51d1ha3f55429c6a0&690
   古井俗称“钉栓砖”。并在“免征地”上造廊亭,遮阳避雨,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如今,虽廊亭已毁,但百步钦街道路保存完好,街旁的古井,仍可使用。

   http://s15/middle/511e51d1ha3f5871c8eee&690

   最有特色的要数位居村中央的仁里首富浩有派的家族古建筑群,由八大户组成,我和胡宁副主席征得房主的同意,爬上阳台,拍下了古建筑群。

   http://s14/middle/511e51d1ha3f558b57c1d&690
   http://s5/middle/511e51d1ha3f55a317914&690

 “万事忍为先”的“忍先堂”充分体现徽商“里仁为美”经商理念;一个世纪前建房写就的治家格言仍然清晰可见。现房屋的主人是一位年过九十的从杭州嫁过来的老太,知书达理、和蔼可亲。在与她交谈中,思路清晰,没有一点老态龙钟的表现,是这方水土养育,陪同的洪总说,仁里村是长寿村。

 http://s8/middle/511e51d1ha3f55f0ca757&690
这是我两年前去仁里与老太的合影。两年过去了,她仍然是那么精神。
     http://s2/middle/511e51d1ha3f560561a11&690
 http://s2/middle/511e51d1ha3f5aae35811&690


  从村中走出到桃花坝的古码头,站在桃花坝上,可远眺龙川,脚底下就是龙川的母亲河----登源河。码头石阶从桃花坝到河水中,由下而上约有20余级,是青石条砌成。垒砌整齐而严丝密缝。成八字形的码头两侧整齐的大块青石上,留下了洪水冲刷的痕迹,虽然经历千年风雨磨励,依然坚固。古码头虽默默无语,但承载着千年轶事。这码头,不知送走和迎来了多少出外经商求学和多少衣锦还乡者。

           http://s4/middle/511e51d1ha3f56b99acf3&690

   绩溪徽墨生产历史悠久,仁里已经发掘并原汁原味地展示了制做徽墨的工艺流程。村中在一座古民居内,有个墨坊车间,走进去,正看见我们熟悉的制墨大师孙承奇正挥舞着大锤敲打手中的墨团,我们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他的制墨表演,在为我们其中的两位作了手纹墨的同时,我们也一睹大师的精彩讲解和制墨风采。

 http://s1/middle/511e51d1ha3f56fb7d760&690

   午餐是在仁里古民居的厅堂里,原徽州日报的记者程怀銮是绩溪人,听说我们来了,从绩溪骑着电动车赶来。茶余饭后,和我们讲了不少仁里的故事:一代名人胡适、胡雪岩,可以说是仁里村直接促使他们成为泰斗级的人物。当年胡适在上海求学,一心向往赴美留学,苦于经济一般,始终未能如愿。他的同窗好友——仁里的大徽商程松堂知道此事,便慷慨解囊,资助胡适五百大洋。胡适留学归来,中国才有了胡适这位文化巨匠。胡雪岩的家就在仁里村沿河之下二里路的湖里村。仁里是绩溪登源河边的中心村,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少年时的胡雪岩每天来到仁里读书上学,村上当时繁华的商业氛围深深感染了少年时的胡雪岩。可以说一代商圣的经商细胞最初是在仁里激发出来的。至于明代抗倭名臣胡宗宪,他的爱女就下嫁于仁里人程通,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他为爱女作为嫁妆而挖掘的嫁资井。但更多的是感慨绩溪离开徽州的无奈。
   http://s5/middle/511e51d1ha3f574425ba4&690

   饭后,我们驱车来到龙川尚书府。这是明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官邸。胡宗宪,明兵部尚书,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风云人物。他弭平倭患,并著《筹海图编》十三卷,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版图第一人。尚书府,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如诗如画.透过五百年的时空,彰显出古徽州的幽秘与神奇!那古色古香,美仑美奂的古建筑,那底蕴深厚的徽文化和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可以说她是古徽州迄今保存最完美,气势最雄伟,结构最复杂的明代官宦豪宅古建筑之一.。走进尚书府,犹如走进迷宫。有着“二十四个门厥”的尚书府,除了有着徽州民居特有的厅堂、住房、厨房、院子外,还有回廊、水塘、戏园、绣楼、蒙童馆、医馆、家祠等,四通八达的小巷和造型各异的门厥,组成一个家族聚落。整个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形,达到了极致,无愧为徽州民居的精品!

    http://s16/middle/511e51d1ha3f57852cccf&690
    http://s1/middle/511e51d1h76cbbfa17000&690

   匆匆访仁里,走龙川,走进去,似是翻开一页史书。置身于此,便是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最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如同回到一千多年前,别有一番滋味,其历史厚重的积淀渗透人的心底。

 但更感慨与无奈的是:绩溪何日回归徽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