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经安徽省文联和省民政厅批准,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于6月15日上午在省城合肥召开成立大会,大会推选郑伊农为会长。安徽新安画派久负盛名,新安画派之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如日本、美国以及西欧国家的学术界均有广泛的影响。曾产生过渐江、黄宾鸿这样一代宗师及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家,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新安书画,少不了有黄山徽州的书画家参加。我有幸前往省城参加成立大会,并被推选为副秘书长。回家整理有关资料,其中有一篇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杂志上的文章,取来放在博客上。

秀雅、清新、宁静、致远
--- 女画家许琦与她的书画
洪振秋/文
徽州素以清淑秀美著称天下,如诗如梦的山水孕育出许多善画山水的画家,女性画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也同样是个亮点,清末杏芬女史吴淑娟的书画曾经轰动中国画坛……。这样丰厚的文化氛围,同样孕育了许琦善良的性格及敏锐的艺术感觉。她出身于一个文化味很浓的家庭,自幼喜欢涂鸦。工作之余,她勤奋好研,遵师长教导,在绘画学习和实践中,师法了许多前辈名家及近代的鲍二溪、汪采白等人的艺术作品,尤其青睐于新安画派的“疏秀野逸”之风,悉心研究,认真揣摩,从中不仅掌握了古人丰实的艺术造型语言,更启发她“清新秀逸、野趣横生”的绘画趋向,使她创作出一幅幅带有别样风采的艺术作品。
从传统中走出来的她,更没有忘记造化中的神奇徽州,师古的同时,也很重视向生活吸取营养,徽州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园,甚至每一根草,每一片农舍,都寄予她对故土的爱。她的作品都是以这些铺垫而成的,笔下的徽州山水,具有朴实、写实、抒情的风貌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作品中每一笔都倾注了她对每一段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所有这些都把我们引进了美丽的江南,迷人的徽州风情,亲切感油然而生,一点没有那种强加于画中的“前卫“,而是平易近人的生活情趣。这与她求实又创新、朴实渗透灵气及她的人品、文品、画品,均品品相关。她善于在构思上巧妙运用古代山水诗中起、承、转、合的手法,通过艺术地安排这些寻常的风景,将我们从喧嚣的都市中,又带回宁静的山水风景之中,使人融入到了美丽的山水风情中去。
许琦的画虽比不上那些名人大师们的尊贵,但其中有一种很能吸引人的风情。它的画有风声雨声,有诗有话也有人情。画中人闲时闷时都有伴;青山绿水间,树声、泉声、琴声和万物的呼吸声融合为一。此时,美神、爱神、梦神的翅膀就会悄悄展开。正是这种宁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空灵,赋予了许琦的灵性,给她无穷的想象力,把她带入一个又一个妙不可言的境地。她自己如徽州山水中的孩子,爱得深沉,爱得纯真、爱得天真烂漫。这种自然的情感、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弥没于青山绿水间,其中的酸、甜、辣、喜、怒、哀乐、真可谓“冷暖自知”………

读许琦的画,犹如走进美丽的皖南.,她的作品风姿多样,画风秀雅,设色清丽。显示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灵性,许多观众都认为许琦山水画具有浓厚的“采白遗风”。她的山水画,无论用笔用墨用彩,都表露出秀逸天成、意境空灵的禅味。
如那幅《野渡无人舟自横》,整幅画设色清新素雅,画面撷取新安江某段景致,将古诗意作为画面主体,交织野舍、旷野、孤舟、湖光、秋空、组合成一部优美而抒情的水乡畅想曲。作者在艺术构思中,着重突出一个“野渡”氛围,旷野和湖水似被“秋风”熏染得更加富有诗意。
有春风必有秋实。她的作品屡屡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多次参加各级美展。一些山水画名家都给予她充分肯定。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的入室弟子、当代山水画名家裴家同先生观赏了她的山水画后连连赞叹:“一个工作繁忙的公务员,业余竟能画出如此的青山绿水,真是不容易。徽州真是块造就画家的圣地!”尽管如此,许琦并不为这些所陶醉,依然踏踏实实地干她自己的事,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真心希望她保持这颗平常心,去面对艺术、面对生活、去营造出自己更加宁静无尘的笔墨天地,为新安画派这道美丽的彩虹增添一个亮点。这样的人生才真正的五彩缤纷、意趣无穷啊!
洪振秋: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安徽分会理事,安徽美术家协会《美术时空》杂志社特邀主编,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歙州画院副院长,《度假旅游》杂志《大家访谈》、《收藏鉴宝》等栏目主持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