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 太史公自序》读书心得

(2015-05-21 22:59:59)
标签:

文化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吴小锋

分类: 修身读书

http://s1/mw690/001u6aOlgy6Sra4sNKoe0&690太史公自序》读书心得" TITLE="《史记 太史公自序》读书心得" />

古典书院第九次作业

 

《史记 太史公自序》读书笔记

 

《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的诞生离不开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和他们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

《史记》课堂的内容太过丰富, 我记了满满的8页纸。吴小锋老师的讲课很精彩,听得让人酣畅淋漓。吴老师说历史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品性。《史记》对历史的记载不同于其他文明对历史的记录,这也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为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表现所在。

吴小锋老师首先把历史的镜头对准司马家族,从司马家族的历史和司马父子的志向来谈《史记》诞生的背景。一个人的心有多高, 他的世界就有多大。《太史公自序》中,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家族的历史追溯到天官, 而非皇帝,体现了司马家族的志向和品格,因为天官可以从天地的角度来评判人事的政治,甚至是连皇帝都敢批评的。

 

司马家族先祖是天官,历史上也曾经非常显赫,但到了司马喜,家道中落,官职卑微。为何司马谈有如此大的报负?为何司马迁有如此的勇气忍辱遭受宫刑为的是完成父亲的遗愿?没有司马父子, 就不会有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史记》诞生的宏大的历史背景似乎也注定了它的伟大。吴老师用卦象来解释从秦到汉武帝期间作为一国卦象的变化,让人一目瞭然。那是一段社会处于极具动荡(指春秋战国)后国家又重新恢复秩序,并且国力到达强盛的时代(指汉武帝);那也是一个经过了在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政治制度经过了不断试错和纠错又回到稳定的年代。如吴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从秦废除封建制建立郡县制,到刘邦不得不恢复封建制,然后封建制郡县制交替,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终于完成了天下一统的春秋大业。

 

我试图理解《史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性质。中国古代典籍分经,史,子,集。 《史记》归在史部毋庸置疑。课堂上吴小锋老师提到:司马父子的家族渊源和父子二人的政治志向和报复,因此在写作《史记》时很有讲究, 有自己的看法, 体现在十二本记,十表八书,三十二家七十二列传中,集中体现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因此疑问若史书不是基于事实的“客观描述,而是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作者的志向和报负的话, 那《史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史书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