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硬汉诠释“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玄学”
(2022-11-29 17:26:19)
标签:
卡塔尔世界杯伊朗威尔士澳大利亚突尼斯 |
亚洲硬汉诠释“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玄学”
尹波
今天预测晚上18点第一场比赛突尼斯对澳大利亚的前景时,我说了一句,这场比赛与昨天这个点儿进行的威尔士对伊朗的比赛非常像,都是首轮得了1分的球队对上了首轮没有得分的球队,昨天赢球的是身背0分的伊朗,今天赢球的大概率也是赛前一无所有的澳大利亚,比赛的结果完全不出我所料。
威尔士与伊朗、突尼斯与澳大利亚,论实力可谓旗鼓相当,谁胜谁负乃至踢成平局皆属正常,那么,我为什么更看好伊朗和澳大利亚呢?只因一点:它俩没有退路。威尔士和突尼斯带着1分出阵,意味着比赛无论结局如何,都不会被直接淘汰,而输掉了首战的伊朗和澳大利亚如果再输,基本就要提前出局了。正是心理上这微小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比赛中投入程度的差异,求胜欲望更强的一方,往往可以焕发出超常的斗志和全部的能量。
“置之死地而后生”看似“玄学”,其实是符合人性本能的。伊朗首轮不仅输球,还被英格兰踢出了耻辱性的6比2,第二轮赢下威尔士是他们证明自己“还活着”的唯一选择。澳大利亚的世界排名比伊朗更低,首轮1比4惨败卫冕冠军法国之后,很少有人看好该队第二轮能从突尼斯身上拿分,毕竟突尼斯首轮可是逼和了欧洲劲旅丹麦,但澳大利亚只要不甘于接受灰头土脸提前出局的命运,就必须啃下突尼斯这块硬骨头。
世界杯小组赛赛制的特点,考验的就是参赛球队在艰难甚至恶劣的条件下争取生存的能力。第一轮属于遭遇战,能够迅速适应对手的风格和节奏、做到扬长避短的队伍,才能抢到先机掌握主动;一旦首轮没有踢好陷入被动,需要马上转入第二轮绝境求生的精神和竞技状态,力求把自身潜质发挥到极致以实现绝地反弹。小组赛第三轮是终结之战,然而你能否冲顶的前提,全看第二轮能否转折对手或被对手转折。
伊朗与威尔士战至补时第7分半钟(补时9分钟),场上比分还是0比0,双方球员的体能均已消耗殆尽,比拼的是谁能咬牙坚持最后几十秒的意志品质。生死关头,威尔士先顶不住了。伊朗打破僵局的远射,只要射门球员身旁两名防守球员再多跑一步干扰射门路线,这一脚远射就可能踢飞,威尔士拿到球权稍稍控制,补时便结束了。可惜这两名防守球员都没有再多跑出这一步,客观上确实跑不动了,主观上则是首轮得到的那1分拖住了他俩的腿。
澳大利亚对突尼斯早早进球,其后突尼斯长时间围攻澳大利亚城门,12次射门半数射正,随时可能破门扳平比分,苦苦防守的澳大利亚比对手更早迎来体能极限,最后20分钟基本在对方狂轰滥炸之下“苟且偷生”,全凭着一口气,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顶到了裁判吹响终场哨声。
本届世界杯是世界杯历史上球员身体状况最差和疲劳程度最高的一届,3天一场比赛的强度前所未有。尽管每场比赛替补5人的新规会带来一定缓解,然而任何一支球队要走得更远,都必须比往届更多地用精神属性来弥补身体方面的缺欠。这是伊朗和澳大利亚这两条“亚洲硬汉”凭借殊死一搏起死回生的诀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