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旋风”惜未“三连刮”!沙特日本靠什么掀翻豪门
尹波
当卡塔尔、伊朗和澳大利亚接连遭遇完败,舆论已经开始把本届世界杯定位于“亚洲噩梦”之时,沙特和日本突如其来地大放异彩,把两大夺冠热门阿根廷和德国掀翻马下,戏剧性地扭转了亚洲足球人气骤降之势,成为世界杯至今头号热点。亚洲最后亮相的韩国受此鼓舞和刺激,亦试图在南美老牌乌拉圭身上重演爆冷好戏。最终两队踢成0比0,韩国也算是不辱使命。
尽管日本对德国的逆转可谓荡气回肠,但真正的冷门还要算沙特逆袭阿根廷。德国本届世界杯的前景,就连德国媒体也不看好,缺乏中场核心乃至攻击效率低下,这支德国队近期一系列大赛的表现强差人意,饱受诟病,又分进“死亡之组”,它首轮输球肯定够冷,却还称不上大冷。比较之下,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是本届世界杯夺冠呼声最高的球队之一,这场世界杯小组赛之前保持36场不败,而沙特在人们印象中则远逊于日本,他们创造的冷门足够惊人。
沙特长期居于亚洲一流球队之列,世界杯经历丰富,只是他们素以技术流立身,脚法细腻的同时对抗能力欠缺,世界杯“软柿子”称号由来已久。历史上,沙特仅有一次晋级世界杯淘汰赛的经历,世界杯小组赛首战经常屡屡酿出大比分落败的惨案:20年前韩日世界杯小组赛首战0比8惨败德国,上届世界杯小组赛首战又被俄罗斯5比0狂扁。本届世界杯预选赛,沙特排名B组第一直接出线,不过突围过程并未使人感到其实力有质的提升。
然而,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首战面对争冠大热阿根廷,沙特突然打出了脱胎换骨般的气质和风格蜕变。他们一改过分拘泥于盘带和小范围传递、球风整体偏软的习惯,明显加快攻守转换节奏,用强悍的中场拦截和高位逼抢限制阿根廷的地面推进,尤其是对梅西实施全场盯防和包夹,导致阿根廷打不出流畅的配合和快速的抢攻,只能被迫去打并不擅长的阵地战。身高、力量不占优势的阿根廷,上下三路都哑了火,反倒被沙特简洁犀利的反击连续攻破城门。
当然,更关键的因素还在阿根廷这边。不是说阿根廷此前36场不败纪录有水分,只是热身和洲际比赛与世界杯还不能同日而语。站在暗处的沙特对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阿根廷进行了精心研究和针对性准备,而阿根廷对35岁的梅西和34岁的迪马利亚仍然高度依赖,缺乏打不开局面时的B方案。沙特成功制约了阿根廷两大核心的作用,这场大冷的到来便不再意外。
日本的情况与沙特不太一样。被公认具备“脱亚入欧”实力的日本,被预言家们视为与西班牙、德国同等级别的队伍。只有3支强队扎堆才能称作“死亡之组”,这个小组的弱队只有一个老迈的哥斯达黎加。日本逆转德国,不过是3强中第3强胜了第2强,并不是弱队赢了强队。日本取得这样的地位,始自上届世界杯八强赛2比3憾负比利时那场经典之役,而当时的比利时如日中天,显然强于4年后青黄不接的德国。
德国同样有一场世界杯转折之战,那就是上届世界杯小组赛末轮0比2被韩国挡在淘汰赛门外。之后,德国遇到亚洲球队时的优越感就不存在了。历史上以铁血著称的德国沦落至今,可以说,得也瓜迪奥拉,失也瓜迪奥拉。瓜迪奥拉把德国变成了传统德国+现代西班牙的融合体,帮助德国拿到了2014年世界杯冠军,可是其后两届世界杯,越变越“娘”的德国队再也回不到“日耳曼战车”的时代了。
日本、沙特和韩国,这三支不同类型的球队代表着亚洲足球的天花板。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都会是世界杯赛场上标志性的亚洲符号。至于中国足球……唉,不说也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