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连败凸显“锋无力”,鲁能高分低效亟待破解
(2020-09-03 23:28:14)
标签:
山东鲁能江苏苏宁李霄鹏蒿俊闵莫伊塞斯 |
两连败凸显“锋无力”,鲁能高分低效亟待破解
尹波
0比1输给江苏苏宁后,山东鲁能迎来两连败,积分榜上被苏宁反超,退居大连赛区第三名。尽管这还不至于影响鲁能以前四名身份进入第二阶段争冠组,但这两场败局暴露出的状态波动和把握得分机会能力差的问题,值得李霄鹏和他的教练组下工夫去研究和改进,否则到了竞争更加激烈的争冠阶段,这条软肋有可能成为鲁能的命门所在。
鲁能本赛季至今走过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循环前三战险胜大连、闷平苏宁和惜败申花,属于典型的“低开”,其后从力克恒大起完成四连胜,强势“高走”,然而就在人们以为鲁能已经找到了建立在自身板凳深度领先、轮换策略保证了球队持续战斗力的正确道路,将继续高歌猛进之时,鲁能却突然陷入低谷,第二循环前两仗以0比1同样比分连败大连、苏宁,不仅上升势头受挫,两战0得分的窘境,亦意味着曾在大胜富力之后被认为有效化解了的进攻手段单一之短板,仍是制约鲁能实现向更高级别突破的瓶颈。
与全队整体低迷完败大连不同,鲁能两度击中门柱后自家城门失火输球,有着不小的运气成分,段刘愚的世界波远射和费莱尼门前重槌砸击空门先后遗憾中柱,其中一次得手就可能改变比赛的走势,毕竟在丢球之前,场上主动权一直控制在鲁能脚下,苏宁拼尽全力再加上幸运之神眷顾,才力保球门不失。可惜的是,与对大连先丢球后的情形相似,0比1落后苏宁时,鲁能有足够的时间挽回局面,但始终找不到把皮球送进对方网底的感觉。显然,当鲁能踢球人多和轮换能力强的优势完全站在“明处”,对手们在不断适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逐渐摸索出了应对之策,鲁能“上三路”强悍和板凳实力过硬的优势,便相应呈现边际递减效应。
鲁能的确阵容鼎盛,不过有几个核心位置和关键环节,依然存在少一颗棋子即难以从容布局的弱点。对苏宁,鲁能排出莫伊塞斯与卡达尔双外援中卫组合,让此前铁打不动的主力中卫郑铮去干左后卫老本行,就是无奈之举——经常“踩雷”的刘洋和守强攻弱的宋龙,都不令人放心。莫伊塞斯本赛季堪称全队攻守转换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客串中卫固然有助于稳固防线,可对中场的节奏把控和进攻梳理来说则是一种损失。对苏宁一战,蒿俊闵伤退前中场调度尚可,成功压制了苏宁的地面推进。而蒿俊闵离场后,鲁能中场控制力明显下降,苏宁那个进球,正是利用了这次人员调整带来的漏洞所致。李霄鹏只好换上刘军帅,叫莫伊塞斯回到中场,只是为时已晚,比赛的“势”已不在鲁能一方,不得不咽下连败苦果。
进攻端,佩莱不复当年之勇,吴兴涵、刘彬彬状态起伏大,段刘愚潜质不俗火候不到,费莱尼后插上这一招人所共知,效果也下来了。“上三路”受阻,“下三路”不成体系,“谁来为鲁能进球”又成了头号难题。9月外援更换报名窗口开启,各主要对手纷纷走马换将,本来寄希望于格德斯回归,目前看来背后的因素还挺复杂,小格一时难归,“大鱼”能否尽快到位也说不好,这个问题的解决前景并不明朗。只能期盼鲁能努力清除障碍,援军早些拍马杀到,别错过了难逢的冲击更高目标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