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大辽宁悲壮,总决赛比的是功力更是弹药
(2020-08-12 01:51:27)
标签:
cba总决赛广东东莞易建联郭艾伦 |
广东强大辽宁悲壮,总决赛比的是功力更是弹药
尹波
闯过了北京首钢这一关,实力超群的广东东莞卫冕总冠军之路可以说扫除了头号障碍,尽管辽宁本钢理论上不比北京容易对付,可打法上的相克和阵容上的差距,使他们阻击广东的难度要大得多。总决赛第一回合辽宁净输广东22分,足以证明这一条。
北京为什么更擅长抵抗广东?无非两点:一是双外援对单外援,完全能顶一个外援用的易建联又伤缺半决赛的前两战;二是北京弱在攻而长于守,立足之本就是拖慢节奏死缠滥打,让历来主打快攻转换的广东快不起来、打不出转换,不得不跟着对手磨阵地。广东最终凭借易建联的带伤复出赢下决胜的第三场,惊险万分地进入总决赛,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这三场比赛都是按北京熟悉的套路进行的,如果第一场最多领先到19分的北京少犯一次哪怕是最小的细节错误,不让奇迹般起死回生的广东拖进加时赛,广东大概连打到第三场的机会也不会有。
然而辽宁对广东就无法照抄北京的作业。辽宁的长处跟广东类似,看家本领乃快攻转换,整体上却略逊于广东,同时广东深厚的防守虽然强不过北京,但明显强于辽宁,这意味着辽宁缺少自己有广东没有的杀招,广东在攻守两端都稍稍占优,小优+小优=大优。辽宁对其他球队,韩德君的内线统治力近乎无解,可惜遇到易建联便折抵掉了;郭艾伦持球突破的冲击力,亦被速度和冲击力不次于他的赵睿所消解大半。这两大撒手锏失威,辽宁在杀招更多能力更全面的广东面前不可能占到便宜。
假如辽宁阵容整齐,与广东还有得一搏。遗憾的是,正常情况下人员配备就比广东单薄的辽宁,外援不能回归和李晓旭的缺阵,使其内线和板凳深度上的短板更加凸显,内与外、攻与守之间的不均衡,成为他们不可承受之痛。广东同样只有一名外援,区别在于威姆斯跟队打了两个赛季,无须磨合,而梅奥是复赛之后火线加盟的临时工,单看数据性价比不低,只是他的类型和特点,还难以像威姆斯那样经常发挥决定性作用。
对比一下粤辽双方手里的牌,这种差距可谓一目了然。严格讲,总决赛挑战广东这样的巨无霸球队,辽宁够资格与之抗衡的球员,仅有后卫“三小”郭艾伦、赵继伟、高诗言,中锋韩德君和外援梅奥5人。有能力轮转的只有贺天举、刘志轩、丛明晨3人。而广东在同等水准的“后卫三小”赵睿、胡明轩、徐杰,和中锋易建联、外援威姆斯之外,还有周鹏、任骏飞、杜润旺、曾凡日、苏伟等强将,其中周鹏、任骏飞是绝对的主力级别球员。
从位置的比较看,差距就更为明显。广东最大优势是3、4号位,周鹏、任骏飞、威姆斯皆在国内最好的3、4号位人选之列,曾凡日在4号位、杜润旺在3号位亦属实力派替补,而辽宁甚至没有1名正宗的4号位球员,只能由3号位的高炮台贺天举客串,轮流出任3号位的刘志轩、丛明晨,与周鹏、威姆斯显然不在一个等级。5号位易建联身后有苏伟,可以帮他消耗韩德君,韩德君则不得不孤军作战。总决赛第一场,辽宁输在整体的差距,更输在弹尽粮绝后的强弩之末。
当然,广东首战的压倒性胜利,并不代表后面的比赛注定再无波澜。易建联未愈的腿伤对他临场发挥的影响,苏伟两次违体犯规第二场禁赛,令广东占优的5号位出现隐患,韩德君或有更大施展空间。若辽宁能够改善防守、提高进攻效率、打出背水一战的气势和斗志,扳回一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三战过后,最终占上风的应该还是广东。毕竟在竞技场上,决定命运的首要因素仍然是实力,而实力的背后是资本。广东斥巨资召回的马尚-布鲁克斯不能出场,对球员本人和俱乐部都是巨大的遗憾,但对总决赛来说,客观上保留了最后一线悬念。球迷期待的,是辽宁不放弃、广东不放松,再给CBA战史留下一场或两场经典。更期待下个赛季,有更多的强队更快地进步,向广东发起更有力的挑战。唯此,CBA才会更具长久之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