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重启一波三折!万无一失的那一天会不会到来?
(2020-06-12 17:43:55)
标签:
cba新冠疫情赛事重启中国篮协国家体育总局 |
CBA重启一波三折!万无一失的那一天会不会到来?
尹波
传说中,CBA重启日期的版本已经有过无数个了,至今没有一个变成现实。最新的一个是6月15日,公布这事儿的具体时间都有了:6月1日——因为中国篮协此前曾讲过,CBA重启的日子一旦定下来,会提前21天通知各俱乐部,但为使赛事重启尽快到位,这一提前量已经减少到15天。那么,6月15日重启,6月1日必须对外公布。而6月1日啥动静也没有,证明这个重启版本又黄了。
与此同时,中超新赛季的启动日期同样云遮雾罩,计划不如变化快,比CBA重启的版本更多,“黄”的频率更高。
是国内疫情依然不容乐观,赛事恢复的条件不成熟?还是中国篮协、中国足协提交的各种启动方案不够细致,不够周全?
在“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之间,我们选择了前者
从官方数据看,作为新冠疫情第一波爆发地的中国,是全球最早平息疫情的国家,目前除东北等个别偏远区域之外,全国基本进入了低风险态势,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已经很长时间新病例零报告,尤其是CBA和中超俱乐部所在城市,社会和经济生活开始全面恢复正常,其中旅游业和餐饮业这两个比空场比赛的CBA和中超聚集风险大得多的行业复苏势头惊人,可见“条件不成熟”的说法很难服人。
国内疫情全面平息之后,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成为仅有的威胁。不过,只有俄罗斯方向的回国人员曾短期内造成病例数两位数增加,其他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检测阳性者极为罕见,如今全国各入境口岸加起来也只有零星病例,还不是每天都能发现。至于无症状感染者,第一波疫情爆发中心武汉市的全民检测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阳性率和感染率之低,意味着新冠病毒大势已去,风险微乎其微。
而分别在三周多、两周多之前便已重启的德甲和K联赛,重启时的条件比起我们来可差得远了,德国每天仍有几百人检测阳性,韩国的数据是几十人,相当于中国3月下旬和4月中旬的状况。然而,德甲和K联赛启动后,德国和韩国的疫情不仅没有反弹,反倒加速衰减下行。而疫情比德国和韩国严重得多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亦先后公布了西甲和意甲重启的时间安排,6月中下旬这两大联赛大概率会重燃战火。
中国篮协和中国足协的重启方案迟迟得不到通过的原因,当然不能说与具体操作方案内容毫无关系,但这两家协会反复修改的方案,不光有德甲和K联赛都有的空场比赛,还有它们没有的风险更容易控制的赛会制,细节上也考虑得比德国人和韩国人更加周密,而且会比西甲和意甲的重启方案好得更多。假如还有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地方,主管部门完全可以明确指出、要求再改,而不是一口否决。
显然,本应在全球体坛最先启动的CBA和中超,之所以被德甲和K联赛后来居上,甚至有可能晚于西甲和意甲复出,极端情况下还可能落在NBA重启后面,并不是单纯的专业因素所致,而是我们与德国人、韩国人、西班牙、意大利人在对疫情的认识、判断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结果。
我们和他们都意识到疫情还没有彻底平息,我们的想法是不能冒险,最好等到疫情彻底平息再启动赛事不迟。他们则认定疫情不可能彻底平息,人类与新冠病毒相伴而行的生活会延续很长一个时期,所以,疫情衰减下行,就等于具备了重启赛事的条件,再不重启,这个时间窗口一过,很可能会错失良机。我们追求的是绝对安全,他们追求的是相对安全。于是,我们和他们都根据自己的研判做出了选择。
谁的选择正确或是错误?只能让时间来验证了。
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经济,更是人们疲惫的身心
与CBA和中超相比,德甲、西甲、意甲乃至NBA们的经济属性更强。欧美职业体育高度市场化,对赛事运行的依赖性非常突出,基本盈利模式如转播费、门票、广告费、赛场餐饮和纪念品消费收入乃至球员、俱乐部推广效应等,都离不开赛事本身,赛事停摆意味着营收断档,只能坐吃山空。赛事重启与否关乎生存,冒险重启也就顺理成章。而CBA和中超号称职业,其实水分很大,俱乐部往往不是靠赛事运转带来的市场化营收活着的,有时票房收入还不够交场租和治安费,转播费、广告费和赛场消费资源远未得到发掘,中国篮协和中国足协严格讲属于官方机构,赛事重启与否的考量,经济无疑要给政治让位。
不过,欧美职业赛事急于重启,考虑的也不只是经济因素,还有社会的心理需求,而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对职业体育乃至社会稳定会造成比一时的经济损失更不可逆的长远危害。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使历来习惯于思想和行动自由的欧美年轻一代受制于与他们的人生理念格格不入的居家令,以职业体育赛事为代表的大型文体活动停摆,导致他们本来就由于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而产生的严重心理积郁,失去一个最好的释放渠道。美国民众集会抗议居家令的事件此起彼伏,其实比美国人内敛多了的德国人上街要求解封的事情也不少。疫情重创了欧美许多行业,却带火了心理医生供不应求的浪潮,所有的心理咨询机构的预约名单都延续到了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后。
由此,便不难理解,欧美国家为什么在疫情还没有真正迎来拐点之前,就纷纷放松管制,力求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德甲重启3轮以来,尽管球迷不能去现场观战助威,但赛事直播的收费和免费频道收视率飙升,霸占网络热点很久的疫情和失业、经济的话题,开始逐渐让位于有关赛事的评说和争论。球迷和网民注意力的转移,一个直接效果便是街头聚会的降温和犯罪率的下降。
德甲重启的效果,西班牙和意大利看在眼里,急切仿效。西、意是整个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其经济基础和国民承受能力又比不了德国,重启西甲、意甲以疏导民意的意义就更为重要。而美国目前发生的骚乱由黑人弗洛伊德死于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引起,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美,除了种族歧视名义的强大鼓动力,似乎也与疫情期间被居家令压制已久的人们借题发挥过剩的荷尔蒙脱不了干系。
比较而言,长期压抑下心理疏导议题的设置,还没有系统性进入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这场史所罕见的大疫,受难最深和付出代价最大的是中国人。他们在精神上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经济上承受的压力更小。中国的球迷并不是他们中间的大多数,让球迷有球看也不是帮他们缓解这种压力的主渠道,但赛事的恢复有助于他们中间的球迷和球迷的家人找回曾经有过的精神寄托,潜移默化地增强重建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信心,则是肯定的。
因此,虽然从经济角度讲,本赛季必定大大缩水的CBA和中超的重启,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市场价值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仍有必要克服一切困难,甚至冒着一定的风险,尽快实现这两大赛事的重启。这需要技术层面、专业层面的精心准备,更需要中国篮协、中国足协和更高决策层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在可靠有效的疫苗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之前,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踢球看球评球侃球是生活的一部分。当这一部分回来的时候,相信其他的部分不是已经回来,就是在回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