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法国对葡萄牙的欧洲杯决赛,最强烈的感受是:如果法国集中精力发挥自身之优,完全能够凭实力夺冠,毕竟球星云集,毕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惜它却把眼睛盯在对手身上,试图通过废掉C罗这种旁门邪道来打垮葡萄牙。最终丢冠,可以视为上帝对东道主如此行径的惩罚,法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赛前,法国夺冠呼声明显高于葡萄牙。德尚麾下有格列兹曼、帕耶、博格巴、吉鲁、马图伊迪、西索科、坎特、马夏尔、洛里等一干巨星和准巨星级人物,整体实力大优,又是东道主,而客场作战的葡萄牙从未被人看好,一直被认为是C罗一个人的球队。因此,葡萄牙要赢球,必须战胜法国全队,而法国只需要让C罗个人哑火。于是,针对C罗的杀伤性战术便成为主队的首选。
这一战术在第25分钟而不是另外某个时段获得成功,由帕耶而不是其他队员执行到位,有一点偶然性,但用这种战术杀伤C罗以摧毁葡萄牙的信心和战斗力,则是必然的。在第25分钟之前,C罗每次拿球或有可能拿球时,总有至少两名法国球员贴近他凶狠铲抢;假如C罗侥幸逃过了帕耶那次猛烈撞击,继续留在场上,下一次或许更加猛烈的撞击随时都会到来,区别仅在于执行者可能不是帕耶而是帕耶的队友。
对C罗的杀伤战术之所以可行,一是裁判执法宽松,战术实行后不会付出太大代价。本届欧洲杯裁判的执法风格,总的看是比较宽松的,目的在于保持比赛的流畅性,帕耶对C罗的撞击,从慢动作看,属于应该出示黄牌的较严重犯规,可是裁判居然连犯规都没吹。二是C罗虽然体魄强壮,一般的侵犯难以达到理想的杀伤效果,但C罗的左膝曾多次受伤,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这次帕耶就是瞄着这一点“精准打击”的。此前还有一次双人包夹,C罗被对方下铲的部位也是左膝,不过当时他倒下很快又爬起来了。
比赛刚踢了四分之一,C罗就被废掉,胜利的天平迅速向法国倾斜。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足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只是技术和战术那么简单,许多技战术之外的因素,是很难预测和计算出来的。队中不可或缺的绝对主力被废掉,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球队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二是头领壮烈牺牲部署群情激愤,反倒把头领健在时无缘发掘出来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困兽犹斗以一当十,绝地反击出奇制胜。法国战术设计的目标是第一种,而葡萄牙的反应是第二种。
事后复盘,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如果C罗仍在场上,两队按部就班地踢,夺冠的更可能是法国而不是葡萄牙。C罗在,葡萄牙用双前锋,中场少一人,优势便会始终被法国掌控。C罗离场后,夸雷斯马顶上来踢的是边前卫,中场人数相等,主动权就回到脚下功夫更好的葡萄牙一边。C罗在,中后场出球大多会找他,而他又被对手严防死守,破门难度极大。C罗在,替补登场并攻入制胜球的埃德可能根本没有机会露面……
事实是,C罗下场后,他的队友们反而踢得更加积极和努力,球的转移和变化更加丰富,攻击点更多也更难有针对性地防守。以往葡萄牙的射门大部分由C罗完成,C罗不在,射门机会分散到多人脚下,火力点增多,显然更具威胁。法国的备战是围绕C罗进行的,他们做好了杀伤C罗的准备,岂料C罗被杀伤后,法国竟不知道该怎么踢了,最终被没有C罗的葡萄牙击败。
当然,法国更多地是输给了自己。C罗被“定点清除”后,双方球员心态的微妙改变,成为比赛走向的转折点。C罗无法坚持要离场时,他的眼泪感动了太多人,包括法国球迷在内的全场观众起立为他鼓掌,就近的法国球员纷纷上前慰问,担架出场时德尚也上前表示安慰。这一刻,心理上的制高点潜移默化地被葡萄牙人占领。法国人开始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继续比赛。直接执行杀伤战术的帕耶最典型,C罗下场后他就进入了梦游模式,德尚不得不早早换下他。没有了帕耶的支持,格列兹曼变得孤掌难鸣。法国的进攻逐渐失去节奏,偏离轨道,而防线又在对方的反复冲击下露出破绽,只能吞下自酿的丢冠苦酒。
人才济济且年富力强的法国,迎来了普拉蒂尼、齐达内时代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期。目前这支法国队,球员的整体实力和潜质已经超越了前两个黄金时代,遗憾的是,缺少像普拉蒂尼、齐达内这样的灵魂和核心,主帅德尚的境界和大局观,亦难与雅凯比肩。他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家门口以如此残酷的方式丢掉几乎到手的欧洲杯冠军,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中最宝贵的营养和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