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6月9日
在太多的熬夜一族里,能把熬夜视作幸福的,大概只有熬夜看球的这一批球痴了。而看球之所以需要熬夜,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值得熬夜去看的球赛,往往是在与我们这儿有着六七个小时时差的欧洲进行,人家的下午或晚上,已是我们这儿的深夜或凌晨,所以要看球,只得打破生物钟,学会熬夜了。
舍得深更半夜爬起来看球,毋庸多言,这球肯定是精彩得让人不能不看。作为一位资深的熬夜看球者,我归纳自己的看球体会——足以诱人熬夜也要看的球,大概有那么几种:欧洲几大联赛和冠军联赛的焦点场次;欧洲杯;世界杯。
假如说,欧洲的联赛是我们在吃腻了中超和亚冠的粗茶淡饭之余,几乎每周皆有机会品尝的美食,欧洲杯和世界杯便是四年才能经历一回的隆重的大餐。而且,欧洲杯和世界杯富于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义:世界杯更宏大更热闹,包罗万象,欧洲杯则要精致、华丽得多,充满着一股贵族之气。看世界杯,最令人激动;看欧洲杯,则最容易得到满足。
世界杯由于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球队和球员,总是能够创造最经典的战例,产生最伟大的球星。然而世界杯允许更多的配角出场,它在创造经典和产生英雄的同时,也制造和泛滥着平庸甚至败笔。欧洲杯就不一样了。它没有英雄和狗熊之分,只有大英雄和小英雄之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者,只有得意的和失意的胜利者。世界杯比欧洲杯更具激情,而欧洲杯比世界杯更有悬念。世界杯是乱世出枭雄,欧洲杯则是绅士论短长。
世界杯和欧洲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值得我们为之熬夜。世界杯给了我们一个每隔四年就能为幸福而熬上几十个夜晚的理由,在两届世界杯之间进行的欧洲杯,使我们把等待这种幸福降临的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
只有两次例外。1994年世界杯落户美利坚,时差长达12个小时,而2002年世界杯在我们的邻国韩日举行,时差减少到仅仅一个小时,这两届世界杯让我们不用熬夜便可以享受到过去熬夜才能享受到的幸福,可是,那幸福不是发生在夜晚而是白天,不需要去“熬”,似乎叫我们没法习惯,幸福也因之而显得有些缩水。
好在,从2004葡萄牙欧洲杯、2006德国世界杯到2008瑞奥欧洲杯、2010南非世界杯,我们已经连续四届大赛找回了熬夜看球的幸福。马上就要打响的2012欧洲杯,在遥远的东北欧,在与我们有着六个小时时差的波兰和乌克兰,盛大的足球节日又将重新撩拨起我们心里蠢蠢欲动的熬夜情结。西班牙、德国、荷兰、英格兰、葡萄牙、意大利、法国、意大利、俄罗斯;C罗、哈维、伊涅斯塔、卡西利亚斯、里贝里、本泽马、罗本、斯内德、鲁尼、杰拉德、施魏因施泰格、波多尔斯基、厄齐尔、穆勒、皮尔洛、伊布……巨人们将要回到我们的夜晚,回到我们的梦中。
6月9日至7月2日,24个夜晚,24场酣梦。欧罗巴的英雄们在六个小时的那边为欧洲杯鏖战,我们在六个小时的这边为欧洲杯熬夜。
熬夜,你的名字叫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