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让男足暂别奥运

(2008-09-16 19:08:30)
标签:

男足

奥运会足球比赛

梅西

欧洲

体育

    关于以阿根廷球星梅西为首的多名球员能否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争议,显然将在国际奥运大家庭和国际足坛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某种意义上,这次风波很可能引发类似当年“博斯曼事件”那样的深远变革,成为改变世界足球格局的一个转折。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对此表态说,到下届伦敦奥运会,像这回梅西等人是否应该代表他们的国家征战奥运会的争议,“肯定不会再出现了”,因为“要么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列入国际比赛序列,要么足球离开奥运会”。其中,布拉特的后一句话,实际上暗示了今后男足彻底告别奥运会的命运。
    梅西是世界豪门俱乐部巴塞罗那的当家球星,其他几位有争议的南美球星,亦属所在欧洲大牌俱乐部的绝对主力,而北京奥运会的足球赛程,与国际职业足球的最高殿堂——欧洲足球冠军联赛的附加赛明显冲突,同时与8月底欧洲足坛新赛季的启幕相距太近。假如梅西等人全力出击奥运会,势必在欧洲新赛季开打前返回俱乐部时精疲力竭,状态难免遭遇低潮,这对于付出了高额转会费和薪金引进这些球星,并把取得回报的主要期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的俱乐部是不公平的。
    然而,梅西又是阿根廷国奥队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如果他不能代表阿根廷出征北京奥运会,阿根廷国奥队的实力将大打折扣,卫冕的概率会迅速降低,这对于阿根廷足球、阿根廷球迷和因梅西的到来才更加关注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各国球迷,同样是不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奥运会作为世界竞技体育最高规格和水平的圣殿,其男足赛事居然不能列入国际足坛正式赛程,以确保各国国奥队能以最强阵容表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准呢?要知道,不仅世界杯和欧洲杯、美洲杯这样的国家队顶级大赛,就是技逊一筹的非洲杯和水平实在端不上台面的亚洲杯,在欧洲各大联赛效力的各国球星,俱乐部也是必须放人归役参赛的。何以只有完全应该属于世界级赛事的奥运会是个例外?
    奥运男足始终是个“另类”

    根据奥运会的宗旨,只有业余运动员有资格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换句话说,运动员只要参加过有奖金的赛事,就会被视为职业选手,从而失去征战奥运会的机会。但是,随着职业体育的高速发展,竞技体育的业余性质越来越难以界定和坚持。奥运会的业余原则,使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喜爱的篮球、网球和田径等竞技大项,奥运会赛事的水平与职业赛事几近天壤之别,奥运会的权威地位日益受到威胁。因此,奥运会的业余原则在现实的逼迫之下不断后退:NBA的巨星们可以参加奥运会了,不仅美国的奥运男篮从美国大学生队升格成了“梦之队”,而且其他国家在NBA打球的球员亦可名正言顺地代表自己的国家成为奥运会上的明星。职业网坛的大满贯巨星们,也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之上。
    不过,奥运会的业余性质并没有完全改变。拳击、棒球和冬奥会范畴的花样溜冰,职业选手仍然无缘奥运大家庭。奥运会的拳击运动员必须戴头盔,比赛过程也不像职业拳击那样需要打12个回合,而是3个回合便鸣金收兵;北美职业棒球大联盟还像早年进入奥运会之前的NBA,根本看不起奥运会棒球赛场上那些业余球员;而世界上最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总是在拿到了奥运会的最高荣誉之后,再选择到职业花样滑冰界去挣钱。
    但是,无论拳击、棒球还是花样滑冰,都不能与足球相比。职业拳坛、棒坛和花滑与奥运会的绝缘,很大程度上,不是这些项目不希望进入奥运会,而是奥运会出于种种顾虑,不肯对它们敞开大门。比如拳击,国际奥委会始终认为职业拳击过于血腥,与奥运会的精神相悖,对其说“不”也就顺理成章。而足球恰恰相反。奥运会一直期待足球能够“全身心”地进入,真正与“世界第一运动”和“奥运会最重的一块金牌”之名声相称。可是,国际足联坚定不移地持反对态度,为确保世界杯至高无上的位置,奥运会只能充当配角。于是,上个世纪中后期,在国际足联尚未就奥运会男足球员参赛年龄做出限制之前,欧美足球强国中的绝大多数是不派职业球员参赛的,所以奥运会男足史上,冠军和其他好名次大都被当时专业体制的东欧球队夺走——“专业”尽管相当于“职业”,但理论上还不是“职业”,因此可以参加奥运会,用东欧的专业队打西欧和南美的业余队,结果如何便可想而知。
    后来,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为尽可能保证奥运会男足比赛的公平竞争,设定了23岁以下和可以拥有最多3名超龄球员参赛的规定。自此,东欧男足在奥运会上的优势荡然无存。然而,这种年龄限制,也把奥运会男足比赛的“二流” 和“另类”的角色固定了下来,使男足这块金牌差不多成了奥运会所有金牌中含金量最低的一块。

    奥运男足“委屈”仍不能“求全”

    然而,有了年龄限制,并没能真正解决奥运会与欧美联赛的深刻矛盾。几乎每届奥运会足球比赛,都会出现俱乐部与国奥队争夺球星的事例。本届奥运会,由于被争夺的球星升格到梅西和卡卡这个层次,所以这种矛盾便显得尤为突出。本来,在阿根廷国奥强烈要求梅西加入的同时,巴西国奥亦为卡卡的加盟日夜奔忙。阿根廷国奥已经拥有了里克尔梅,若再拥有梅西,只拥有小罗的巴西国奥肯定就处于不利位置了,因此巴西国奥坚决要求效力意甲AC米兰的头号球星卡卡回归。起初,AC米兰和梅西所在的西甲巴塞罗那一样,固执地不放卡卡回国,后来医生查出卡卡旧伤复发,两到三周内无法参赛,使巴西国奥召他征战奥运会和AC米兰要他参加新赛季前的热身均成为不可能,这场矛盾才得以化解。不过,围绕梅西的争夺,仍然足以令人重新思考足球在奥运会上的地位问题。
    那么,国际足联为什么不能像对待其他国家队的正式赛事那样,对待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呢?
    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欧美职业足球的高度发达,对国家队赛事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目前,欧洲各国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联盟杯等职业赛事,规模越来越大、对俱乐部和球星的压力越来越重,国家队的赛事越来越难安排,每年有限的几个国际比赛日,光容纳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等顶级赛事的预选赛和必要的热身赛,就已经捉襟见肘,导致欧洲豪门俱乐部与国际足联、欧足联和南美足联的冲突不断,再要安排奥运会预选赛和决赛阶段的比赛,确实有心无力。事实上,因为俱乐部赛事占用的时间和球星的精力越来越多,给国家队赛事留下的调整和训练时间越来越少,包括世界杯、欧洲杯和美洲杯在内,国家队级别的世界大赛的水平受到了明显影响,国际足联显然不希望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再来加重国家队赛事和球星们的负担。第二,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从根本上讲,还是国际奥委会来组织的,而世界杯和各大洲的洲际杯赛是国际足联组织的赛事,国际足联肯定不愿让肥水流进外人的田,而且奥运会的赛事受年龄限制,不属于成年队的比赛,在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的博弈之中,只能成为牺牲品。
    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奥运会足球比赛对亚洲、非洲等足球相对落后地区正常赛事的影响。亚洲和非洲特别是亚洲足球水平较低,职业化程度不高,参加世界杯的名额少、成绩难有突破,因此比欧洲和南美国家更重视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但是,亚洲、非洲的赛季与欧洲、南美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亚洲,主要足球国家的国内联赛都是不跨年度的,奥运会的预选赛和决赛对其国内赛季的冲击,比欧美国家还要严重。中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中国足协的确无能,不过,在现有赛制和发展状态之下,他们处理国足与国奥的矛盾、国家级球队赛事与国内联赛的矛盾,很难找到两全其美的方式。就说本届国奥,组队和集训近三年,投资之巨难以计算,既牺牲了国内联赛和各俱乐部的利益,又葬送了国足的世界杯外围赛出险机会,最终还是鸡飞蛋打。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非国家和地区的职业体制尚不健全,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存在,不可能不对各国各地区的正常赛制和程序产生负面影响,而国奥23岁这个年龄限制,更使国奥和国足的交叉和相互干扰无法回避。这也成了奥运会足球比赛角色模糊的一个例证。
    一方面,奥运会足球比赛因参赛球员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深感“委屈”,另一方面,奥运会付出这种代价,却仍然没法在与欧美豪门俱乐部和国际足联之间的矛盾中“求全”。如此,奥运会足球比赛赛制的改革,乃至把足球“请”出奥运会赛项的事宜,恐怕不得不提上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的议事日程了。

    不妨让男足暂别奥运

    布拉特一语惊人,但他的话却无疑不是在开玩笑。男足项目至少是暂时地离开奥运会,或许不久之后就会成为现实。
    当然,与国际足联相比,国际奥委会并不情愿“让男足走开”。如今,奥运会虽然还是竞技体育最神圣的殿堂,不过,在赛事电视直播收视率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奥运会已经受到了足球世界杯甚至欧洲杯的极大威胁。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电视直播收视率,就分别超过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假如此时再失去足球项目,奥运会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是否会继续下降呢?这也是足球可能告别奥运会这样的话只能从布拉特而不是罗格的嘴里说出来的主要原因。
    尽管男足离开奥运会,对国际足联而言也并非只有利没有弊,毕竟在奥运会这个最大的竞技体育舞台上缺少了“世界第一运动”的身影,可是,继续眼下的这种窘境,国际足联将在面对欧洲各大俱乐部和国际奥委会的问题上腹背受敌,影响其在全球推广中的根本利益。显然,让男足暂时离开奥运会,待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以后,再择时重返奥运会大家庭。这正是布拉特的想法。而此前这个想法曾是罗格不肯认同的,然而现在,罗格有很大可能同布拉特达成一致。原因在于,国际奥委会长期以来坚持要让奥运会足球赛与世界杯足球赛并驾齐驱的努力,不仅未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还导致了诸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对奥运会的形象不利。如果暂时放弃男足,国际奥委会就可以集中精力同国际足联进行“差异化竞争”,摆脱身为最高体育竞技组织却不得不屈从于国际足联这样一个单项体育协会的尴尬局面。
    因此,正像布拉特所言,假如4年后的伦敦第30届奥运会上没有了男足项目,大家不必感到惊讶。虽然,男足这个“长子”,总有一天还是要回到奥运大家庭里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