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拉面中的数学问题

(2008-03-13 23:15:53)
标签:

教育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拉面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索拉面中的数学问题和对折的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拉面问题和对折问题的不同之处,在生活中能够准确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个小组一根面条、一根绳子,和实践活动记录表2张,彩色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朱老师有一个小外甥,名叫壮壮,他可喜欢吃牛肉面了。有一天,他吃着吃着,突然停了下来,壮壮怎么了,原来,他想到了一个问题:面是怎样拉成的呢?他放下碗筷急忙来到了操作间的透明玻璃前,立即被师傅拉面的动作吸引住了。(学生观看拉面过程)

  2、谈话引入。

  噢,拉面师傅原来是这样拉面的,可是,他拉了几次,拉出了多少根面呢?壮壮很想知道,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想)

  3、揭示课题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实践中去探索拉面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一)、小组活动一

1、出示活动要求:

(1)、观察实践活动记录表1需要记录哪些内容。

(2)、各小组合理分工,一边活动,一边做好记录。

(3)、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得最好,完成的最快。

在活动前还要告诉拉面的同学一个小窍门,动作要轻,要慢,这样面才不容易断。

实践活动记录表1

拉面次数

得到的根数

算式

1

 

 

2

 

 

3

 

 

4

 

 

5

 

 

……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点评小组合作,渗透思想教育。(感恩,不挑食)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老师课件出示。

4、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记录表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1)、学生汇报:每对折一次再拉长,得到的面条根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

(2)、引导学生把算式都改写成几个2相乘的形式,找到2的个数比次数少1的规律。

(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接着往下拉,拉7次应该是几个2相乘呢?

如果拉面师傅用2根面条拉5次能得到多少根面条?

(二)、小组活动二

1、过渡:

  我那小外甥也找到了拉面中的规律,骄傲神气的不得了,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了,张老师为了帮助他,给他出了一道题:有一根绳子,连续对折5次,能得到多少断绳子呢?壮壮脱口而出:“16根”。同学们,他说得对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请各小组再次合作,一边对折绳子,一边填写记录表2,比比看,哪组先完成。

实践活动记录表2

对折次数

得到的段数

算式

1

 

 

2

 

 

3

 

 

4

 

 

5

 

 

……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进行交流:对折绳子有什么规律呢?

4、分析比较:拉面和对折绳子的规律有什么不一样呢?

5、小结:拉面和对折绳子都是几个2相乘的积,但是拉面时第一次只拉长不对折,所以2的个数比拉面的次数少1,而对折绳子时,2的个数和对折的次数相同。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运用时能够做出准确的选择。

三、拓展延伸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各小组分工明确,活动有序,表现得非常出色,应该得到奖励,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出漂亮的奖励图案,怎样才能用这张纸很快的剪出8个同样大小的图案?(对折)

1、学生设计剪纸。用一张纸条很快的剪出8的同样大小的图案。

2、展示评比。

3、自由给认为优秀的小组赠送作品。(说说你送花的理由)

四、总结明理

谈话:今天咱们一起探索了拉面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一定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