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舒乙
舒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92
  • 关注人气:3,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远,不可不去

(2013-08-02 16:06:23)

                             镇远,不可不去

        ——中华文明四海行贵州段随笔之一

                                           舒 乙

                                                                                        

镇远,在哪里?为什么要到那里去?

旅游的意义就在于,每到一处就是一个新发现,永不重样,老是新鲜的,都是没有见过的,有强烈的剌激,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这就是人为什么总要旅游,而且乐此不疲。

   镇远,尤其有这种味道。

   镇远在贵州省,在贵阳市东北方向大约240公里处,处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里,离湖南湘西比较近。

                                                                      黄金水道的大码头

镇远发达得比较早,早就是名城,大概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原因是邻水。有一条河流经此地。此河名“潕”,又叫“㵲”,镇远以前叫“㵲阳”。此河是长江的一个支流,发源于镇远之西的旧州,流经镇远,东去湘西的芷江、怀化、常德,入洞庭,最后经岳阳入长江,可抵武汉。

   湘西、贵州多山,在古代,走陆路是非常艰难的,便利的是走水路,坐船,所以,潕河就成了一条由内地通向云贵,乃至广西、越南的交通要道,沿途有不少水路码头,镇远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个大码头,非常重要。这条水道自古就有“黄金水道”之称,又有“南丝绸之路”之名,也是由云南进北京的“通京大道”的一部分。

   镇远,曾是“三合一”的码头:一是设官驻军,起咽喉的作用,在行政上是个控边的要地,明代曾驻军十万有余;二是交通枢纽,上通长沙武汉下去云贵桂和东南亚;三是贸易重镇,是货物的集散地,大宗盐、米、油和茶在此交易,一时繁荣昌盛,威镇四方,是名符其实的”镇远“也。

在此地,㵲河在两山之间流淌,小城建在两岸的山坡上,所以有许多石板路由山上通向河边,每条路的端部就是一个码头,因此码头林立,一个挨着一个,河边的房子通通是“两面派”,临河的当码头的驳岸用房,背河的是商业店舖,一串一串地组成了繁华的商业街,这一点也很特别,颇有味道,很值得一看。

   因为是交通枢纽,所以有许多大人物曾路过此地,或在此打歇,或顺便游览,如去云贵总督岗位上赴任的年迈的林则徐,如乾隆帝的派往越南的钦差大臣和坤等,他们都留得有文章、诗歌、墨迹。

   现在,水运已然全部消失,被公路、铁路所取代,但大河依在,碧绿的,宽宽的,静静的,呈倒“S”形穿城流淌而过,只有小孩子们在水中嬉戏,两岸昔日码头的遗址向人们宣示着过去的辉煌。码头和房屋依在,美丽如故。

                                                                   古建筑博物馆群和各路神仙俱乐部

   在过去,镇远的规模相当大,除了是水路码头,它文武各半,以军队为中心,四周聚集了大量居民和商舖,而且是以汉人为主,其中不乏达官贵人大户人家。镇远的行政地位也很显赫,很早就是州和府,后来又是道,辖六州二十七县,占据贵州省的三分之一。现在仅仅是州下面的一个县级市而已,不过气派依旧很大。

   镇远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有大量文化遗迹,这就使它和平遥、丽江、凤凰拉开了距离,显得更优越,更神奇,像文章标题所说,更不能不去。

   站在㵲河西岸的码头上,或者站在跨河的古桥上,往东岸看,非常壮观的建筑群一字排开,赫然屹立在悬崖下,有宫殿式的,有吊脚楼式的,有洞窟式的,其元素有宫、院、殿、阁、楼、亭、榭、台、牌、洞等等,层层垒垒,由水边一直”垒“到山顶,全然是一组特别集中的特别漂亮的古建博物馆群。

   它的名字叫“青龙洞”,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建筑数量多达百所,全集中在一面山崖之上,蔚为壮观。

   由于历史悠久,由于商业发达,由于人口众多,这里是各派宗教的汇集地。有释、道、儒、基督,乃至各种民间原始信仰,供的神灵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道家祖师张三丰、吕祖、太上老君、雷公、雷母、佛祖释迦牟尼、千手观音、十八罗汉、儒家大师朱熹、还有财神爷,不一而足。青龙洞实际上是各种宗教的完美融合,因而荟萃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时期的各类建筑的精华。

      青龙洞真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以文取胜,显得古雅。

      青龙洞是中华各族人民古代文明的代言者。

   从多个角度上看,镇远全镇,包括青龙洞,应该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当之无愧的候选者,最夺目的是两条:一是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馆群,二是各路神仙的俱乐部。

   张开济先生曾经这么赞美过镇远:“悬空寺、云岗石窟没有那么精美”,这还了得!

   我在镇远镇上走,看了许多大宅子,发现镇远的房子是高规格的,这又是镇远的一大特点,是它的过人之处。所谓高规格就是当初建造时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设计精堪,用料讲究,以石料和砖瓦为主,都有高高的防火墙相围,房屋体量较大,规规矩矩,有模有样。由于用料考究,整座城池显得很气派,经久耐用,干干净净,高高大大,整整齐齐,一点也不显‘小’。往上看,房屋随山势层层相扣,有一种险峻的威严,往下看,坡度急陡,渐渐宽阔,有一种一泄千里的爽朗。用手拍拍伸手可触的灰白的老石墙,真结实,数百年了,并不显老旧,也不显破败,有一股苍劲的精神劲儿,口中不觉喊道:真捧!可爱的小老城!

   关键是,在这样的小城里仍然住着原居民,快活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过度地被商业化、空城化或者居民大换班化所淹没。

   镇远保护得相当好,几乎没有被现代化浪潮侵蚀过,显得原汁原味。这十分可贵,很难得。

于是,一个独特的由古代走向现代的小城,便大发光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