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推荐的书系列之十一

(2008-05-31 21:46:00)
标签:

杂谈

   

            序

                舒 乙

 我写序已经不少了,少数是为自己,大多数是给别人;对后者我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一定坚持自己写,从不用别人代笔的,按说,这是常识,但现如今,代笔似已司空见惯,说穿了,不外是借个名,可叹的是,被别人借名的人并不怎么珍惜自己的名。二.为了实现头一条,一定坚持自己把作品看完,不肯瞎说和乱说。

为《低俗小说》写序,带有点偶然性,因为我完全不认识这位作者,纯属是崔明芬女士间接给我搅的活。崔明芬是个老舍研究者,已认识多年。前些年,崔女士在美国教书,在国内北师大念博士,因论文题目是有关老舍先生的,曾要求我做指导。成功答辩之后她到澳门去教书,仍然和我保持联系。崔明芬给我来信,说有一位女作家写了一部小说。小说在网上连载后反映不错,想正式出版。崔明芬出面替女作家要求我为它写个序。之所以想到我,是因为在47年前小说作者的父亲朱学超曾和老舍先生有过一段故事。那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正在上演老舍先生的话剧《神拳》,引起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朱学超的写作兴趣。他将自己写成的话剧习作《义和团》手稿拿给老舍先生求教。老舍先生在家中热情接待了这位年轻学生,鼓励了他,并真诚地告诉他应该怎样深入生活,怎样积累资料,怎样加强自己的写作基本功,并勉励他要不断地修改,连说了七个“改”字。后来朱学超写了一篇文章《一面之师――忆老舍先生》记述这个事。

《低俗小说》的作者叫朱佳,正是朱学超先生的女儿。也是因为有上世纪她父亲和老舍先生的一面之缘,让她想到了我。遂引出通过崔明芬要我写序的事来。也算是有缘吧。

拿到小说打印稿之后,首先是它的名字《低俗小说》令我有些吃惊,也有些犹豫。及至读起小说来,才慢慢放下心来。所谓“低俗”原来是指低微和世俗,说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对这部小说,第一印象是读得下去,好看。

我从来都认为,好看是评价一部作品的最起码的要求。好看,首先是写作技巧问题,要编得有趣,文字有味,耐看,读起来不忍放下,相比之下,内容是比较次要的,因为毕竟文学不是社论,不是报告,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手段。文学要感动人,感动之余让读者去领会一点什么特别的东西,文学的艺术性是它的最重要的特质。

《低俗小说》就属于好看的一类作品。好看,已经成功了一半。我读《低俗小说》就觉得这部小说能吸引我,可以一口气读下去。

《低俗小说》是双线结构,一条是公司,另一条是网吧。小说有两根线就便于编织,穿插跳荡,能织出花样翻新的绚丽衣裳来。

《低俗小说》里充满了爱情故事,有爱、有情,有欲、有性,但作者说到性总是点到为止,很干净,不走淫秽的路

《低俗小说》的内容,里面的事情,说实话,距我相当远。《低俗小说》的作者朱佳很年轻,是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和我这样年纪的人相比,在知识结构上,在人际圈子上,在人生经历上,在兴趣和志向上,客观上存在着巨大差别。也正因为此,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这本小说,从中了解了不少我不熟悉的人物、事情和知识,我觉得很有意思。换句话说,这是一部时代性很鲜明的小说。即便是和朱佳同年龄的读者读起来,我相信也会倍感亲切,因为熟悉而亲切,因为亲切生出好感来。

比如说,上网这件事在年轻人身上究竟能占何等重要的地位,我便是由这部小说中才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完全是感性的,让我大开眼界。上网居然是如此强烈地左右着这些年轻人的生活面貌,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小说对此刻划得如此入木三分,我只能为之瞠目结舌。

这难道不是这本书的价值吗。

再看看那些书中描述的网上对谈的话语,是那样的異样,那样的简练,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生动,需知,这种语言并不是那种普通人看不懂的“火星语”;它还是普通话,可是,写得竟是那样的离奇,那样的不同一般,又让我为之一震。震惊之余,当然是很欣赏,以为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十分了不起。要知道,文学的魅力在于语言,如果语言有独到之处,有开创性,那么,这部著作就有了令人称赞的成就。

朱佳的专业和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中国这是个很新的行当,据说,她的咨询时间累计已过1500小时。在这方面,她虽年轻,却是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我猜想,一旦她拿起笔来写小说,她的生活资料是够用的,她的心理分析有助于小说人物的心理叙述,这对现代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由此出发,她写出了一些颇为惊人的生活感悟,带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又悄皮,又深刻。仔细一想她说的那些感悟,还真是那么回事,总结得恰如其分,简直像新式格言。不觉为她拍案叫绝,真聪明啊。

世界发展很快,由于高科技的带动,出现了大量新事物,人际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给文学带来了新空间,这就需要作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描述,总结出许多人们彼此相处的新思路、新规律、新模式,帮助人们去理解这个变化多端的新世界。朱佳创作的那些新感悟、新哲理便成了一批可供参考的样块,既有趣又有用,能给读者一些启迪。

这么说,小说作者的智商不低。一个好的小说家,必定有过人的思维能力。我以为,朱佳是个很有前途的作家,凭着她的智商,凭着这本既不低也不俗的《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序,朱佳蓍,青岛出版社,2008年4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预告演讲
后一篇:补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