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捷径:选一个师傅,用心学两年——黄爱华小学数学精英教师培养四阶课程工作坊第一天课程笔记

标签:
大问题教学黄爱华教育 |
终于迎来了黄爱华小学数学精英教师培养四阶工作坊第一期。
前一天,阳光明媚,今天开始有一些细雨,不过,细雨中的苏州,更有一股清雅的美。培训地点在“苏味”很浓的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学校的各处细节布置,真不愧名为“雅园”!
从昨天开始,学员们就对课程充满了期待。所以,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真正的研修环节就开始了。开场时,黄爱华老师就给学员们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教研组如何做研修?
“华哥”给出的意见是:教师当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听课,而进行研修,因此每一次研修要有方向,每一次研修活动聚焦在一个方向上,方向不宜太大,才能够更好的深入,学校进行教学研讨时,最好提前告诉老师,让老师先进行自主的理论学习与阅读,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课堂观察,紧接着老师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再形成结论,建立档案。因此本次研修老师们也要聚焦“大问题”教学的焦点:教师如何提出课堂的“大问题”?如何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解决课堂的“大问题”等等。
“华哥”自问自答式的开场,其实也为学员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http://s16/bmiddle/001u5KDWzy7nNL7zhDx0f&690
下午的培训在一首《我变了,我没变》中开始,大家都唱的很投入,很深情,参加过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培训的老师都对这首“班歌”很有感情。
http://s14/bmiddle/001u5KDWzy7nNL8bT7nad&690
歌声结束,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的陈六一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写作之路”,陈老师用幽默的方式从四方面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生活。为什么要写?为了垫高自己的海拔,为了改变了自己,为了让自己的路更宽;写什么?写课堂,写跟学生的聊天与互动!其中陈老师举了两个例子,自己通过阅读与在课堂中的实践,对“最近发展区”理解,以及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他所理解的核心素养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文化,还着重强调了数学文化;然后是如何写?先读理论,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指导实践,不要永远跟着别人走,结合自己的了见解,通过课堂来实现自己的写作;如何开头:写他人,摘一两个段落进行理解,评析,总分析;写自己设计课的心路历程;写一类问题。
陈六一老师的分享结束之后,学员们纷纷起来谈感言。
http://s5/mw690/001u5KDWzy7nNMcEyz244&690
随后,橘林教育研究院的陈文芳老师结合陈六一老师的分享,谈到教师应该有一种不断职业化的自觉意识,应该从业余的、感性的状态,逐渐向自觉的专业化发展转换。
教育写作的环节结束之后,金田小学的张海霞老师又上台带领大家运用思维导图画教学结构图,随后,“华哥”结合早上的展示课手把手教大家进行文本研读。“华哥”说:文本研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需要花心思去研究。研究专家的文章、研究教学目标、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同时还要对比各种版本的教材,黄老师给了大家方向性的指导,也给了大家成功的示范,但是教师自身的成长还需要老师们一步步踏实的躬行。
活动结束之前,“华哥”又给大家布置了几项家庭作业,其中的一项就是运用思维导图画一个教学结构图,并在第二天展示分享。
第一天的学习之旅就这样结束啦,可大家都还有些意犹未尽,坐在回酒店的大巴上还有老师们在讨论学习的收获,发表学习的感慨,坐我旁边的老师跟我说:“很庆幸自己报了四期,持续性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一路走来,不管是我自己还是一起学习的老师们,我都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与变化,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了解更多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资讯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