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投资”反反复复讲的就是该如何增加报酬?同时又能够兼顾规避风险?
我从进入这一行的第一天起,就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经过16年了,看全球投资布局正是兼顾了积极地追求更好的报酬和消极地防范风险的双重意义。
先谈规避风险。系统性的风险是每一位搞投资的人入门考试题之一,所有的资产集中在单一市场,就会存在系统性的风险。但是不是只要投资海外市场就分散了系统性风险?错!为了分散风险而投资其它市场,第一考虑是要选择与本地市场关联度小的市场。例如,法国股票市场近三年与德国股市的关联度达到0.927,法国市场跌,德国市场有九成机率也下跌,这样对一位法国的投资人来说,投资德国市场就达不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好在对中国市场来说,因为市场开放的晚,与其它市场的关联度都不大,以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除了与香港市场关联系数略大外,与其它市场相关系数都在0.1以下。
随着国际资金在各市场间到处流窜,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的连动性逐年升高,可以说全球化投资在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意义逐年下降中。例如对美国的投资人来说,因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经济关联度都愈来愈大,股市的关联性也随着资金跟信息开放而愈来愈高,但是美国的一般民众仍保持一定比例投资在海外市场,为什么?因为投资全球市场可以收到“互补”之效,可以找到在本地市场无法投资的品种,扩大投资范围。
美国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市场,上市公司的种类是全世界最齐全的市场,即使如此,都没有办法覆盖全世界的产业,所以全球化的投资可以帮助美国当地投资者找到他们在本地市场辞法投资的品种。例如IT产业,在美国上市的IT企业多属产业上游,在日本、印度、韩国、以色列和台湾市场中,可以找到同样受惠于IT产业成长的完整产业链上的各类品种。
对中国的投资人来说,A股的上市公司涵盖的产业范围在单一市场中算是相当广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A股中的企业在他们所处的产业链中多属于中下游端,所以我们要享受各个产业的完整成果,尤其是上游企业的高毛利率,就可以透过跨海投资达到。就拿附近的亚洲市场来说,韩国股市中的公司在消费电子、全球品牌企业中有强项公司;印度市场的软件代工、制药科技在国际市场中有独特优势;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类产业现在受惠于国际资源价格上扬;新加坡市场中的媒体类上市公司等,这些都是在A股市场所缺乏的。
中国投资者步向海外市场多管齐发,我愿意大胆地预测,在未来3、5年时间内,各种渠道提供的投资海外金融市场的机会将达到千支以上的品种,投资人将有幸在百花争艳的环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在选择时,还是在“增强收益“和”规避风险”两个目标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