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攀丹村唐氏科举世家
(2012-08-12 18:35:0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攀丹村唐氏科举世家
琼山府城东厢(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攀丹村,古称蕃诞、蕃蛋,俗称番东。唐代已有此地名,当时因濒临海边和南渡江入海口,本是蛋民聚居地,故名蕃诞。今属海口市振东区辖,分上丹、中丹、下丹村,沿琼山府城镇东门街一直伸延至海口国兴大道,村长约2公里。
海南琼山攀丹村是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这跟攀丹村唐震的后裔科甲蝉联及其教书育人有极大的关系。攀丹唐氏是岛内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宋元明清累朝衣冠蝉联,名人辈出,仅明代就出了6名进士,中举者更多。
唐震是海南唐氏入琼始祖,南宋正奏名科文举进士和绍定二年特奏名科武举进士。历官司直、通判、知州、府帅、三江提督、宋淳佑初擢台阁特奏、晋太傅、诰授光禄大夫、墓葬琼山狮子岭(其墓群已被列为琼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南宋一位爱国爱民的忠臣良将。
唐震与长子唐叔建(琼山县尉)落籍攀丹村,置书数万卷,在琼山东厢筑“攀丹义学堂”又名“攀丹义学院”父子修圣贤之学“兴礼教、以化黎民、郡人曾立碑颂之”震公后裔,继承和发扬了兴学重教的传统。如唐次道、唐次翁、唐阊、唐孔宣、唐安寿、唐谊方、唐衡、唐胄等代代相传,为琼岛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丘浚、王佐、海瑞等名贤,都是唐氏门人。王佐是唐瑶的外孙,其母唐朝选让王佐归攀丹求学;丘浚是唐舟的女婿(丘唐氏夫人是女诗人);冯银:明代女诗人,是唐舟孙子唐继祖之妻。正德初,唐胄夺职还乡,二十年里,掌教书院,广招学子,著书育人,把“攀丹义学书院”改为“养优书院”,正德十四年按察司副使王弘又将“养优书院”改为“西洲书院”,“西洲书院”至清战火而废之。正是因为攀丹唐震的后裔重教育人,宋元明清,其后裔累朝衣冠蝉联者甚多,进士、举人、乡贤良才比比皆是:
唐次道:震公长孙,是元代琼山唯一举人,广西乡试中解元,授迪功郎,任琼州户禄。
唐舟、唐亮父子进士。唐舟:震公长房长七世孙,明建文四年(1402年)中广东亚元,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任江西新建知县,衢州通判,监察御史、浙江巡按等职。在朝任职达30年之久,清正廉明,归故里无担石之米;唐亮: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浙江举人,次年中进士,历任泗州判官、詹事府主簿、宁国府同知等职。
唐绢:震公9世孙,明天顺七年(1463年)中举人,成化五年(1469年)中进士,任江苏江阴县知县。
唐鼐:震公10世孙,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历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山东按察使等职。
唐胄、唐穆父子进士。唐胄:震公9世孙,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27岁中广东亚元,明弘治十五年中进士,官至北京户部左侍郎。“平生事迹大端,乃在任云南金腾副使和广西左布政使,三次平定地方的动乱,见出他的捷于事功,琼人唯钟芳可与之伯仲,又以七不可之由谏伐安南,冒死谏阻世宗祀其生父于明堂,刚直不让于海瑞,虽然不免于迂执”。史称‘其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乡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见周济夫《唐胄与正德琼台志》)。唐胄谕祭塟在海口市琼山云龙陶宫山,其墓已被列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穆: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唐秩:唐胄次子,号海天孤鹤,府贡,任太常寺博士。王富玉书记曾为《唐胄诗文集》题名。
唐濂泊:唐瑶之孙、王佐表侄,年仅18岁广东乡试中解元,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有“秀士无双”之称。
此外中举者:唐翱、唐虔、唐卿、唐辉、唐朝允、唐焕章等,唐震的后裔(含中进士者)有38人中举人,其中文举27人、武举11人。解元2人,亚元2人,4对父子举人,两对父子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