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沐英子孙
沐英子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0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沐氏家族书画收藏欣赏之七十:北宋 吴元瑜《鸜鹆红叶图 》

(2018-01-16 20:40:25)

明代沐氏家族书画收藏欣赏之七十:

北宋 吴元瑜《鸜鹆红叶图 》


      【名称】《鸜鹆红叶图

  【类别】中国书画
  【作者】吴元瑜

    【年代】北宋

    【题识】元瑜
    【钤印】素轩清玩珍宝、西陂诗老书画府印、黔宁王子子孙孙永宝之、第一希有、子孙保之、神物护持、天官家宰、臣犖、牧仲、钱镜塘藏、吴湖帆珍藏印、季迁心赏、子深经眼、梅景书屋

    【尺寸】42×25cm

    【收藏品描述】立轴 纸本

    【文物现状】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9年9月13日嘉德四季第十九期拍卖会

    说明吴湖帆题签。杨仁恺题跋。

http://s13/mw690/001u5g5vzy7hqvqE1Fq8c&690吴元瑜《鸜鹆红叶图 》" TITLE="明代沐氏家族书画收藏欣赏之七十:北宋 吴元瑜《鸜鹆红叶图 》" />

作者简介:

        吴元瑜,字公器,北宋画家,京师人,善画,师从崔白,能变世俗之气,有《写生牡丹图》传世。吴元瑜是一个武官,曾任端王府知客,后官至武功大夫、合州团练使。

        吴元瑜学画于崔白,善花卉翎毛蔬果、释道番族人物、山林界画、鞍马水龙等,兼善传神。与其师崔白,同为北宋时期具有开创性的画家。当宋神宗熙宁间王安石变法之际,吴氏的流风馀韵,不仅对当时的“院体画”发生了革故鼎新的启迪作用;而对南宋以至元、明两代的画家,并有深远的影响。
据宋“宣和画谱”、元“图绘宝鉴”所载:吴氏作品的风格,以描法纤细,传染鲜润,特出众工之上,且能变俗成家,超越院体范囿,大变晚唐、五代、宋初之法。当时黄筌黄居采父子笔法,图画院奉为固定程式,较艺者端视黄氏体制为优劣去取标准,自崔白兄弟暨吴氏出,格遂变更;同时素以院体派自居的许多画家,亦因吴氏风格的启发而革去故态,稍稍知放笔墨以出胸臆。吴氏晚年由于求画者伙,尝取他画或弟子辈所模写的作品,胃以印章,谬为己笔,以塞其责。可见吴氏作品在当时之广受重视,与其影响力的显著。

        明人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一书中,论仇英画,曾称其所作人物师法吴元瑜。据《宣和画谱》记载,宋徽宗的老师吴元瑜,是崔白弟子,他的笔墨放逸,能够革去院体过于华丽、甜俗之气。。《宣和画谱》所录宋人花鸟画一千五百零六幅,吴元瑜有一百八十九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