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迎财神啊!捏小人

(2009-02-10 17:24:44)
标签:

饺子

小人

财神

穷气

弥勒佛

陕西

过年

初五

破五

文化

分类: 影视文化

迎财神啊!捏小人

话说北京系列之七

\(^o^)/~ 新学的)

初四的晚上看天津商演,班主老说明儿个是谦儿哥的生日,我和妹妹一直都没有明白,直到第二天才知道

初五在北京天津是破五,捏小人,所以吃饺子。(注:下面会对此做解释的)

可是在上海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初五是财神生日啊!所以大家在初四晚上就开始放炮了。

在河南的时候多说的是破五,只有破五的才可以做年里不能做的事情,比如洗头,洗澡啊,可我们这些人,不会等到过了初五才洗澡洗头的,哈哈!

这个习俗和习俗差的还不是一点点啊!

注: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要吃饺子、放鞭炮送走“穷神”。“破五”还有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这一天,还是我国大部分地方春节“送穷”的日子。汉唐以来,民间就有了送穷习俗。穷为何人?从传说上看,有人说是颛顼、帝喾之子,有人说是帝尧之子,还有传说认为是姜子牙之妻。韩愈的《送穷文》认为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送穷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在这一天打扫房屋,据说“穷鬼”寄身在尘土垃圾之中,将垃圾倒掉,也便送走了“穷鬼”。

  关于“破五”还有很多传说,一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吃饺子也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老人们忌讳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又有人说,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户户放鞭炮吃饺子迎财神。不管何种讲究,“破五”吃饺子,寄托着人们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能过上好日子。

  民俗专家说,“破五”吃饺子一般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后破土动工,预示着咱们春耕即将开始了;另一层意思是初一到初四,一般是吃素的地方多,初五开始可以破素吃荤了。

  老北京人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这样的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切都很顺利。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有了。“破五”的饺子讲究馅儿是一个肉丸的。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的元宝的样子很相似。一家人团圆吃“破五”饺子,那么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增加财富,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担得严严实实,谓捏“小人”嘴。家家户户剁“小人”,“小人”又指谁呢?恐怕很难说清楚。在人们心目中的“小人”,形象的说指戏剧舞台上勾着白脸、心怀鬼胎、行为不轨的丑角儿。人们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旧“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

  在中国一些地区,初五这天还有“送穷”的习俗。即是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是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在“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会把大年初六作为“开市大吉”的好日子。因此,好多商家会在初五这天做好开市的一切准备。

  不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过年风俗开始变得简化,初五这一天的讲究也不再繁琐。

  相关风俗:除夕、初一、初五吃饺子的不同讲究

  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陕西的“破五”风俗

  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陕西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