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默读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6-02 18:26:29)
标签:
教育 |
一、我的教学困惑
从事语文教学一二十年了,越教感觉困惑越多,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滞碍最大的还是课文分析环节。这部分教学步履艰难,久克不功,导致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居低不上,成绩徘徊不前,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与信心逐渐丧失。这还是一个方面,令我更为痛心的是课文分析进展的艰难导致课堂气氛紧张,使本来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出现裂痕。因此,对我而言,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突围语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二、影响学生默读能力的因素
课文分析环节互动不畅,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限,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低下,主要原因在于默读能力的欠缺。影响学生默读能力的因素很多。第一,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以朗读为主,对朗读的重视大于默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讲到读书,就想到“书声琅琅”,而对默读的作用却大大忽略了。第二,默读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极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而我们一些学生离这个要求还很远,管不住自己的现象还很普遍。第三,默读与思考相伴相生,没有思考,默读就失去了意义,而我们一些学生就是不善思考,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第四,默读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要不断地练习,训练不够能力自然无法形成。第五,默读方法缺乏指导,一些学生没有掌握默读要领,默读时动唇动舌动指等等。
三、默读能力研究综述
在课题研究这一领域把默读能力训练作为课题研究的不多,尤其针对初中学生的更少。解放前我国心理学家艾伟、陈礼江、江惚等曾作过关于阅读技能和速度训练思维的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比较有名的是我省舟山市的乐连珠老师做过“速读”的实验研究并取得成效在舟山市推广。目前有王新老师研究的《在默读过程中运用自我监控策略提高小学生的默读能力》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我市辅成教育集团范叙华老师研究的《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默读能力训练的对策研究》目前仍处在研究阶段尚未结题。还有我省宁波市鄞州区望春小学毛娟红老师的《高段小学生有效默读能力的训练策略研究》被列入浙江省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
四、研究课题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三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默读要求。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解释: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所谓“不出声”,指用眼读,不用口读,在阅读时将所看到的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识。阅读一般经历“眼看——口诵——耳听——心想”的过程,叫音读。我们平时所说的“默读”,实际上指在心里“默读”,不是在视觉辨认时就认知的,而是由听觉来确认的,“默读”时嘴唇、舌头、喉头等发音器官从外表看是静止的,实际处于一种潜动状态,还是音读。科学研究证实,人的眼睛接受到的文字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到大脑中去,音读这个中间环节是完全可以省掉的。本课题研究的“默读”, 是关闭听觉系统和发音器官,省去了“口诵——耳听”两个中间环节,实现由形到义的直接过度,即“眼脑直映”——视读。
五、本课题拟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通过默读的方式体现的,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和进程。默读最能体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性差异。信息时代对默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度。本课题研究拟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第一节
课题研究之初,先对自己任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级进行一次摸底性的默读能力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周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课题主攻方向。
第二节专项训练课训练(自编30篇)
(一)
1.
2.
3.
(二)默读思维的训练
1.猜测推理法
2.质疑问难法
3.回文思考法
(三)默读技巧训练法
1.“卫星导航”概括法
首先,训练提炼句子主干的能力,“缩句法”提取句子主干。其次,加强段意的概括训练 摘要法、首括法、限词法。
最后,提炼文章的关键词
2.“拣西瓜丢芝麻”筛选法
选择性阅读,
3.“批批注注”标记法
(1)强调式标记
(2)疑问式标记
(3)重点式标记
(4)感悟式批注
第三节
默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默读当然离不开课堂这个主阵地。课题实施过程中除了在课题专项阅读课上学习并强化训练有效默读能力外,我将默读环节落实在语文课上,按照教学进程采取不同的默读手段和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默读形式来进行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四节
从课题申报开始,在我所任八年级两个班每月进行一次默读能力提升测试,以5的倍数学号抽取其中一个班级的8名同学跟踪默读能力提升情况,随时掌握课题实施效果。每次测试文本篇幅大体相同,字数一般在1000字多一些,赋分均在16分,学生自己掌握阅读时间,做完后即把用时写在试卷上,教师批改后计算得分和得分率,以便于比较分析。
六、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
默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地科学运用视力和脑力的高效读书方法,可以达到轻松阅读的目的。默读,是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能促进思考、帮助理解、提高阅读速度,锻炼思维能力。学会默读,学生可以从文本中迅速准确提取有用的信息,可以大大提升阅读能力,重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