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張問仁於孔子》赏析

(2012-11-21 11:29:20)
标签:

杂谈

分类: 修炼
恭、寬、信、敏、惠   文 / 杨柳依依123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論語.陽貨》)
  
赏析:
  这段文章的意思是: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在天下能推行五种美德,就算是仁了。”“请问是那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敏捷、用恩惠之心待人。恭敬待人,人就不会侮辱你;宽厚待人,就会有广泛的朋友;为人守信,别人就会信任你;行动敏捷,就能建功立业;以恩惠之心待人,就能使唤得动所有的人。
  孔子提出的“仁”,是儒家极广泛的道德范畴。这段文章从如何待人的角度,回答了“仁”所包含的“恭、宽、信、敏、惠”五项内容,反映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这五项接人待物的要求,作为传统的道德文明,今天仍可批判地继承。
  恭敬待人,别人则恭敬待己,尊敬别人就等于尊敬自己;宽厚行事,就能得到别人的拥护,刻薄待人,就会遭人反对;诚实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认知,言而无信,就会被人离弃;做事勤敏,就容易成功,散漫懒惰,将会一事无成;施惠于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效力,只顾私利,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人的一生就是从光阴中借来的几十年,而每一天的活动又都离不开人群,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经济往来中,如果能坚持做到恭敬、宽厚、信实、勤敏、以恩惠之心待人,那么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会给他人带来愉悦,给社会带来和谐。
  
  注釋:
  (1)“子張”,春秋末陳國人,孔子的弟子。
  (2)“恭則不侮”,“恭”,恭敬。“侮”,侮辱。
  (3)“寬則得眾”,“寬”,寬厚。“得眾”,被人擁護。
  (4)“信則人任焉”,“信”,誠實守信。“任”,信任。“焉”,“於之”的合音,對你。
  (5)“敏則有功”,“敏”,行為敏捷。“功”,成功。
  (6)“惠則足以使人”,“惠”,恩惠。“使人”,讓人聽使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