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拙作《隐秘的河流》入选杭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9-12-03 08:36:44)
分类: 我的杂记
杭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积累(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河岸边的芦苇显然比人们更了解河流的隐秘。那些瘦弱的芦苇,咬住河流柔软的脊背赶路,一直把秋日安静的天空铺向了远方。而在芦苇的脊背上,又收容了仿佛全天下的鸟儿。芦苇成云成幕,在天地之间(p)展开来,无数只鸟儿,衔着好听的鸣叫声,用飞翔的姿态拉线,织网。还有那些阳光——阳光如火般在芦苇丛中跳着,在芦苇与芦苇的耳语声中时隐时现。芦苇的根系扎进河流之中,如河流长出的毛发。外界的风吹草动,也必然是经由芦苇传(dì)给河流。


那些成熟的芦花,像无数朵温暖的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tng)若你一直以为那只是风的杰作,那我就有些可怜你的浅薄了。你忘了河流内心里贮蓄着的那片天空了吗?河流的内心里,天空那么深,云朵那么软。面对高远却贫瘠的那个天空,河流有些可怜它了。于是,河流将自己内心的云朵挤出来,以芦花的形式接受世人的赞美。

——选自刘星元 《隐秘的河流》(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1)(p)展    (2)传(dì)    (3)(tng)若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1)脊(A.j   B.jí)    (2)贮(A.ch   B.zhù)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秘”:隐蔽不外露。            B.时隐时现:有时隐没,有时出现。C.浅薄:形容力量薄弱、不充实。  D.“贫瘠”:在文中指天空单调、空荡荡。
4.对语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下面说法不正确一项是(2分)A.“在芦苇的脊背上,又收容了仿佛全天下的鸟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芦苇丛广阔无边,鸟儿众多。B.“那些成熟的芦花,像无数朵温暖的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花在风儿的吹拂下飞舞的美好情境。C.“河流的内心里,天空那么深,云朵那么软”,运用了排比,节奏和谐,感情洋溢,表现出河流内心的温柔。D.“河流将自己内心的云朵挤出来,以芦花的形式接受世人的赞美”,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花的美丽和河流的气度。
5.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走进诗词的国度,我们聆听边塞月夜“    (1)    ,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悠扬乡思,我们欣赏北固山前“    (2)    ,    (3)    ”的壮阔意境,我们浅唱漂泊游子的“夕阳西下,    (4)    ”的悲哀心情,我们低吟岐王宅里“    (5)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深沉感叹。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3分)(1)次北固山下    (2)山岛竦峙             (3)思而不学则殆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等皆出自《论语》。B.古人在元宵节有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重阳节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C.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是她诗歌的三大主题,宣扬了“爱的哲学”。D.《金色花》作者是泰戈尔,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二、阅读(55分)
(一)名著阅读(7分)
8.下面是《朝花夕拾》的三幅插图,请根据插画的内容,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3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XXJaQWgRm6AqXI7teLvo8aJTxZgBUMyrJe6Ic0IlKrUlOT2XZ6Z7wf3qR33ErbtHuJ8fWGlFSXYWENw7XsRi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选自《朝花夕拾》 选文中的“无常”是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将“无常”与现实中的“正人君子”进行对比?
(二)文学作品阅读(28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0—16题。
生命的讯息席慕蓉读小学的时候,我欢喜做的事就是和含羞草之间的交谈。
那真是每次都让我兴奋的经验!每当我在草丛里发现一棵含羞草的时候,小小的我就会蹲下来,屏息静气地开始我与它之间的对话——开始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讯息的传递。
只要轻轻用指尖触碰它的叶尖,向它说:“喂!我在这儿,你知道吗?”
它就会马上颤抖地合起了整串的叶片,轻轻地回答我:“我知道,是你,你来了!”
在暖和的草坡上,含羞草一直是我童年最敏感最真诚的伙伴,而小小的我也因此相信,植物虽然静默,却也能向整个世界表示它的意见,也能用种种的方法让另外的生命了解它内里的那一颗心。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件事。
前几年,家住乡下的时候,种下的一棵莲雾树开始结果了,成绩不太好,整棵树只有疏疏落落的几串果子。住在附近的一位太太过来告诉我:“你最好在冬天的时候用柴刀在树干低处砍上几刀,然后再在树根附近撒上几把盐,包你明年花一定开得多,果一定结得好!”
为了向我证明这个偏方的灵验,冬天来的时候,我的邻居带着一把柴刀来了,当然,我也赶快拿了盐罐子跟着到了莲雾树下。
第二年春天花真的开了满树,结果子的时候看起来更是令人吃惊。我每次遇见她都要向她道谢,感谢她给我们的偏方,让我有了丰硕的收获。
但是疑问还是在那里,我终于跑去问了一位学植物的朋友,想不到他竟然微笑点头,说是可能的。他说:“植物对周遭的世界其实有一种敏锐的反应,你们用刀斧和盐对待它的时候,它知道这是一种伤害,一种危机,于是它本能就是拼命地开花,拼命地结果。也就是在察觉到生存受到了威胁的时候,它就会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把这生命绵延传递下去。”
我记得他那天是站在下午的阳光里,微笑着一字一句地把这个答案告诉了我,而我心中却在霎时翻腾了起来。真想不到这一场用刀用盐又砍又撒像闹剧一样的行为后面,竟然有着那样严肃和悲壮的反应。
回到我的院落之后,站在果实累累的莲雾树下,我满怀歉意地端详它。
对我来说,这满树的果子只不过是一场可有可无的丰收而已,但是对于这一棵站立在土地上的生命,它所经历的这整个冬季与夏季,是一种怎样巨大的惊恐和挣扎呢?
我其实没有权利这样对待它们。
10.听到朋友的回答,“我”心中“霎时翻腾了起来”,其原因最不可能的一项是(3分)A.“我”得知真相后感到震惊          B.“我”因伤害了树而愧疚自责C.“我”对树的反应心生敬畏          D.“我”为邻居的偏方惊叹不已11.文章开头写“我”和含羞草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2.先概括文中莲雾树的遭遇和反应,然后表达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曹文轩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地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3.作者回忆了语文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1)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这里为什么强调门是被“踢开的?)(2)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5.结合语境,赏析第段划波浪线句子的妙处。(3分)
16.《再塑生命的人》中的莎莉文老师与本文的语文老师,在教育艺术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件,谈谈你的探究发现,不能少于两点。(6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一)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选自《笑林广记》
(二)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仍:通“乃”,于是。    通“嗔”,发怒。
17.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1)为火所烧  (2)见之已久  (3)啮破即吐之  
18.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四处)(4分)尝 食鸡 子 以 箸 刺 之 不 得 便 大 怒 举 以 掷 地
19.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曰:“我道君性急,果然。”(2)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碾之,又不得。20.上文中“一人性缓”,而“王蓝田性急”,所以有人认为这两个人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5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种菊吟

﹝唐﹞岑参                        ﹝宋﹞金朋说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尔。

【注释】何如:怎么样,用反问语气表示胜过。
(1)由岑参诗句中“九日”“      ”等词,可见诗人是在       节写的。(2分)
(2)两首诗都写到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三、写作(45分)22.根据下面的对话,以701班委名义拟写一则邀请书。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5分)
李  敏:赵老师,这次《湘行散记》读书会活动,什么时候举行呢?赵老师:21号,下周四下午第三节班队课吧,场地就安排在本班教室。李  敏:听说校图书馆的王华老师对沈从文很有研究,可不可以请他参加?赵老师:是啊,王老师学识渊博又很热心,我们可以请他来做个点评。李  敏:那么我们就以班委的名义给他发个邀请书,可以吗?赵老师:可以。图书馆最近进新书,比较忙,别忘了提前一周发出邀请。李  敏:好的!我写好就给王老师送去。                    邀请书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                               

                                              

                                             

                                     701班委

                                     1112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倾听别人的诉说,是一种善;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助,是一种善……这些善,很小也很大。这些善,让他人感动,让社会和谐。请以“善,温暖世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20分)1.(1)铺  (2)递  (3)倘(3分,各1分)2.(1)A      (2)B(2分,各1分)3.C(2分)4.C(2分)
5.(1)不知何处吹芦管  (2)潮平两岸阔(3)风正一帆悬  (3)断肠人在天涯  (5)正是江南好风景(5分,每空1分)  6.(1)停宿   (2)耸立    (3)疑惑(3分,每个1分)7.D(3分)
二、阅读(55分)(一)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五猖会》(3分,每空1分)9.同情冤屈,惩办恶人(或惩恶扬善,或处事公正)。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了现实生活中“人格”不如“鬼格”的那些人的丑陋面目,讽刺人间虚伪无聊,没有公正。(4分,形象1分,对比作用3分)
(二)10.D(3分)11.运用拟人的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写出“我”对植物也有生命的初步认识(植物也会表达它的生命讯息);引出下文写莲雾树的故事;表明“我”平等对待每一株花草,表达敬畏和善待生命的主题。(3分)
12.莲雾树被刀砍被撒盐,就拼命开花、结果,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延续生命。我们应该像莲雾树那样,为了生存,用更加努力的付出去换回权利和尊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6分,言之成理即可)
13.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语文;语文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语文老师具体指出“我”的作文的缺点。(3分)
14.(1)“踢”表现出当时的“我”愤怒的情绪,对老师粗鲁的态度,衬托出语文老师大气与宽容、高贵与美丽的形象。(2分)
(2)有才气原本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思进取,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就是有害的。(2分)
15.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水流(或环境描写),借写月光的明澈柔美来烘托“我”心情的舒展释然,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分)
16.参考:两位老师在教育上都是充满耐心,循循善诱。莎莉文老师见“我”无法区分“杯”和“水”的意思,并不急于说教,而是在“我”平静下来后,让“我”体验水在手上流过的感觉,并在手上拼写“water”一词,使“我”恍然大悟。语文老师耐心地让“我”比较六本作文本字迹的变化,冷静分析“我”的作文优劣,使“我”对作文与做人有了新的认识。两位老师在教育上都是注重体验,联系生活。莎莉文老师给“我”布娃娃,并在“我”手指上写“doll”,教“我”正确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语文老师和同学们观看窗外雨景,让同学们感受雨的美妙,让语文课充满了诗意。两位老师在教育上都是认真负责,充满爱心。莎莉文老师见“我”发脾气时,只是收拾了摔碎的布娃娃,带“我”去外面暖和的阳光下散步,借机进行教学。语文老师用激将法,并单独对“我”张扬的字迹、浮躁的性情和臃肿的文风加以指点引导,这是一种负责和爱。(6分,任意两个角度,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一点得3分)
(三)17.(1)被  (2)这件事,代“裳为火所烧”之事  (3)咬  (3分,每个1分)18.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4分)19.(1)(一人)说:“我说你性子急吧,果真这样。”
(2)鸡蛋在地上一直转圈没有停止,(王蓝田)于是走到地上用鞋子踩它,又没成功。
20.示例:不赞同这个观点。“一人性缓”之“缓”字,在这里有讽刺的意味,他不明事情的轻重,还导致他人受到损害。这种“性缓”不值得学习。他需要学习的是能辨明事情轻重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学习王蓝田之急躁。王蓝田身上我觉得也没有值得学习之处,虽然“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但我觉得这种“容”,是逃避,是懦弱。谢无奕去后良久他才问小吏,也许这是他对于性情粗强的谢无奕的畏惧,缺少了该有的刚气。所以也不值得学习。(对王蓝田的分析2分,对“一人”的分析2分。只给出不赞同,没分析的,得1分。答赞同的,不给分。)
21.(1)登高  重阳(2分,每空1分)(2)岑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金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品性的赞美。(3分)
三、写作(45分)22.我班将于下周四(或11月21日)下午第三节班队课时间在本班举行《湘行散记》读书会活动,想邀请您参加并作点评,恳请您在百忙之中参加!(或敬请参加!或热切期盼您的到来!)(5分)
23.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