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上)第三单元练习答案
班级
姓名
序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地球内部可以分成 地核
、
地幔
、
地壳
三部分。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 水
、 大气
、
气温
或植物的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风化
。
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
腐殖质
、 矿物质
、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4、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发生, 侵蚀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沉积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处往往是
平原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2、(
√
)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容易被流水侵蚀。
3、(
√ )喜马拉雅山是两大板块受挤压而形成的大山脉。
4、(
×
)野外,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被太阳晒的。
5、(
× )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留体和排泄物污染了土壤。
6、(
√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7、(
× )地球表现形成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
8、(
× )在自然界里,只有流水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9、(
×
)火山喷发对我们人类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10、(
√ )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受暴风雨袭击受到的灾害。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4分)
1、观察地形图时,我们能发现(A C
)。A B C D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B、中国的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C、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2、我们的家乡主要的地形是(
B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3、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由于(
A
)而形成的。
A、两大板块受拉伸
B、两大板块碰撞
C、火山和地震
4、地球表现形态的变化有时表现的很猛烈,如(
B
),有时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如(
A
)。
A、流水、风、冰川和海浪等作用
B、火山和地震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C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大石块
B、植被
C、黏土和细沙
6、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在河流的下游,河床布满了(
A
)。
A、细沙
B、大石头
C、鹅卵石
四、连线题。(12分)

五、填图题。(4分)
看图,在相应的框内填上土壤沉积物。

六、实验简答题。(26分)
1、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
•
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火柴,石头,一杯冷水。
•
实验步骤:1.先观察石头。
•
2.再用火柴将酒精灯点燃。
•
3.用镊子夹住石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
4.大约3分钟后,把石头放入冷水中。反复3-5次。
•
5.观察石头的模样。
•
实验现象:石头出现了裂缝,杯底出现了一些小颗粒
•
实验结论:冷热作用会改变岩石的摸样。
在以上的模拟实验中,我们用 酒精灯 模拟一切热的条件;用水模拟一切 冷 的条件。
但是,在模拟实验毕竟和自然界中的变化有很大的区别,请你至少写出三个不同点:
(1)岩石出现裂缝需要的时间不同:模拟实验岩石出现裂缝速度快,自然界中的岩石出现裂缝速度慢。
(2)裂缝大小不同:模拟实验岩石出现裂缝小,自然界中的岩石出现裂缝大
(3)影响岩石出现裂缝的因素不同:模拟实验岩石出现裂缝的因素单一,自然界中的岩石出现裂缝的因素较多。
2、围绕“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实验。
我猜测: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可能与
降雨量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土地坡度大小等因素有关。(下面的答案只供参考)
我选择: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
土地坡度
关系的实验
我的推测: 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坡度越小侵蚀越小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改变的条件:
坡度大小
不变的条件:
植被情况,雨量大小,土壤结构
实验结论: 土地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坡度越小侵蚀越小
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中:
(1)当水洒到泥土上时,泥土发生了什么变化?
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2)怎样做才能减少降雨对土地的侵蚀,从而保护土地?
植树造林、筑堤坝、疏通河道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