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看,乞讨是一种谋生手段,有的乞讨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有的原本衣食无忧,却放弃工作加入到乞讨队伍,甘愿做homeless。可见,这里的乞丐很有“个性”,有的年纪轻轻,有手有脚,却不愿通过正常工作养活自己,宁愿成为社会的垃圾,让人困惑。当然,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权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这里的残疾人都已经得到政府很好的照顾,根本用不着出来行乞,但他们行乞的目的就是要钱,从而烟抽、喝酒、毒吸。
多伦多是国际大都市,无家可归的人数却逐年增加,有报道:加拿大每年花费在无家可归项目上的资金达到70亿元之多,多伦多无家可归人士协会(Homeless
Connect
Toronto)每年都为他们举办有价值的服务活动,包括租房、雇工协助、健康护理、衣着,以及理发等内容,目的是引起各界对无家可归人士的关注,培养吸纳义工,为协助多伦多市无家可归人士奉献爱心。我们中国人的光荣传统历来是勤劳能致富,劳动最光荣,懒惰的人是不可以被怜悯的,对那些吸毒,卖淫的人给以鄙视,我则认为,不能助长他们这种歪风邪气,杜绝这种有碍市容的恶习就是不予施舍,就当视而不见吧。
在多伦多大学,置放一个加拿大雕塑家蒂莫西创作的“无家可归的耶稣”(Jesus the
Homeless)青铜雕塑,提醒基督徒们:耶稣与每个人同在,尤其是与穷人和无家可归者同在。年轻时在多伦多生活的施迈茨,也几乎无家可归,因此,他对无家可归者非常理解。这尊雕塑作品,描绘了一个盖着毯子的露宿者,躺卧公园的长凳上,容貌被毯子所遮盖,但双脚的伤口明显是耶稣的印记,其用意是能把无家可归者的感受带给人们。
这尊雕塑原本打算摆放在教堂里,但多伦多St. Michael's Cathedral和纽约St.
Patrick's Cathedral都拒绝摆放,最终在多伦多找到一个“家”,在这里,这尊雕塑的信息可以被数百万人了解,希望流浪汉们看到这一雕塑时,可以找到自我的尊严,并从中得到安慰。
“无家可归的耶稣”和基督徒通常看到的耶稣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通常看到的耶稣是马利亚抱着的婴儿或抱着小羊的牧羊人、以及最后晚餐上的耶稣。
这是蒂莫西的创造,该作品现放置在多伦多大学Regis
College门外。
以下是带着相机出门时拍到的某些街头流浪汉
下面几张是在西雅图所拍,可见,美国这样的人也不少。
几次回国所见,其实,多伦多的物价比北京、上海要便宜很多,特别是名牌,中国的更是贵,车价就更高了。下面是多伦多几个超市八月份的广告,有些物品价格低的令人难以相信,所以,那些不可思议的乞讨者,只要有份工作,日子应该过的很OK的。
这是沃尔玛超市返校时的打的广告,80页的笔记本,150的信纸、活页纸、彩色铅笔等就5分、10分的,书包5加元一个。
这是另一个香蕉超市的广告,特别是玉米,2加元10个,便宜吧。
西瓜平均11磅,2.97元一个,西兰花97分一扎,西红柿67分一磅,白蘑菇127分一盒,生菜77分一把,黄瓜3个1元。

多伦多,风景美丽,只要努力工作,面包会有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