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对培养孩子最容易犯的错误

(2010-03-25 03:28:19)
标签:

教育

家事

代沟

自己人

子女

中国

杂谈

分类: 校园教育

    本人非教育专家,只是一点体会,班门弄斧了,还请各位老师指点一二.

    学生的教育、孩子的未来始终是全社会高度聚焦的话题。

         http://s12/bmiddle/511680eag8290fc59edcb&690

    天下父母谁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爱要讲究方式方法,尽管和孩子们有代沟,但要努力和你的孩子成为知心好朋友,孩子好似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好似一块洁白的玉,等待你雕琢成器。


    我的女儿就要研究生毕业了,说起来在她小的时候也对她有过压迫”,当然现在我们母女之间也存在观点上的分歧,算是代沟吧,但总之我觉得对她的教育和培养还算成功的,但也还是有欠缺的地方。想想自己,看看周围,我觉得如今做父母的,在对待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存在一些错误(也许你不认为是错误,就当是不合适吧)。

    1.  不能自己撒手,让保姆或是爷爷奶奶带孩子

觉得自己还要玩,不自己亲自照顾。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著,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特别是需要与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妈妈交流,需要父母的关注。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会有缺乏爱的安全感。还有隔代人会溺爱孩子,不好深说。


    2.  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和孩子的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不存在尊重与否的问题,殊不知这样会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要知道,懂得尊重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我的前一篇转帖的文章,那个唐姓超女就是父母从小没有教育好,故而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所以父母要多方培养孩子,特别是如何做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在这里逛街或散步,每每遇到刚会讲话的小老外,眼神和你一遇,就会自然地:“Hi很有礼貌,这种精神是我们华人所缺乏的,即使是成人也会很,你准备着一张友谊的面孔,然而人家好像没看见,老乡见老乡,不要求两眼泪汪汪,也不至于牛兮兮吧?至今想不通。 
 

    3.  不要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嘴边的话: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想过吗,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 比,只会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事无补,而那个   得了奖的孩子也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里,也养成并   导致了我们中国人团体不和谐、难以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在我们这里,中国   人的抱团精神永远比不过印度人,常有自己人说自己人:中国人就会窝里斗,   走出国门还斗。


4.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观念,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事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因为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懂得应付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能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要知道单纯的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呀,但是他会创业,我想他的幸福指数一定很高。(参看下面的相关文章《培养孩子做家务》

 
 5.
养儿育女是要教育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中国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的确父母把儿女拉扯大花了很多的心血,不能因此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要想到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所有恩爱夫妻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成长的乐趣。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少出败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