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作品(三)——伦勃朗自画像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异国美术 |
伦勃朗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幅油画或铜板自画像,排列起来就是一部独特的绘画性自传。人们从不同时期的伦勃朗的自画像上,可以看到他精神世界的精微变化,而他在自画像上展现的油画技术也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伦勃朗所扮演的角色有倔强的青年,中产阶级市民,武装骑士,穿艳丽东方服装的怪人,快活的宴饮者,圣徒与贤哲。
1632-1642年之间是伦勃朗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这也是他艺术成熟的时期,也是他在生活上最富有、最快活的阶段。约1631年底,伦勃朗离开故乡定居于文化、政治、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在此娶萨斯基娅.凡.厄伊伦博尔赫(Saskia)为妻,其家之富裕也给他带来繁荣。阿姆斯特丹是荷兰共和国主要的商业贸易中心。作为当代杰出的画家,尤其在肖像画方面他很快赢得人们的承认。此时他主要作流行肖像画。1632年至1633年间,伦勃朗共绘制了五十余件作品,大部分是肖像画。《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正因为这幅画的诞生,使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一夜之间闻名于艺坛,从此不断接到订货单。这幅画也是伦勃朗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1639年伦勃朗的《包黑头巾的自画像》上,他早期的生机勃勃的形象与激动人心的场面看不到了,他注意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在油画技法上也较以前深化、老练。1640年伦勃朗的《自画像》上,人物形象显示了成熟的特征,目光凝重中透露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