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的语境

(2022-05-08 10:08:14)
分类: 随感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语境的文章,有诗歌的语境、有摄影的语境,当代语境、还有一大堆各种什么的语境,讲得很深奥、很玄学,晦涩难懂,多少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

什么是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是指在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语言环境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你的母语的生活环境;

局部的语言环境是不同时代的语言环境。而人工语言环境主要指个人学识以及习惯的语言环境。

语境最早被用在公关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活动能够进行的时间、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都受制于语言环境。你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讲述一些东西,受制于文化、生活习俗、不同经历、所受教育、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理解差异,也可能使得你的语言很乏力;比如你跟大多数老年人讲一些网络新词汇,你讲得哈哈大笑,他可能听得满脸狐疑,所以代沟其实也是语境不同带来的沟通障碍。

下面就引申到摄影上来说说语境,摄影是艺术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论你承认与否它都是,除非你将来能自创一套理论来颠覆整个艺术领域,而且能被大众所接受。那么作为艺术就有艺术的特定语言,在摄影上叫做摄影语言、画面语言、肢体语言、构图语言等等。摄影语言即镜头语言,说白了就是让观众看图说话,让观众通过照片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镜头语言,在影像的世界里,摄影语言与讲话和文章的区别是镜头语言虽有一定的规律,却又不像文字语言那样直接、精准。它是通过感官引发观众情感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这其中更多的则是细分出来的色彩、明暗影调、对比反差、细节质感等对人心理的不同影响,再结合人类共同生活经验、书本知识以及社会实践带给人经验,或者干脆说就是一种条件反射,比如当人看到美食的照片就会有食欲,看到脏东西就恶心,看到面目狰狞的人或动物的照片就会产生厌恶或恐惧感等等。

现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摄影语境受文化背景、地域差异、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尽相同,有共性的东西也有个性的东西。而在视觉传导方面,共同语境下,沟通理解相对简单直接,不同语境下就会困难很多,比如你认为的漂亮服装到了彝族、苗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人家就不觉得漂亮,反之亦然。因为美虽有共性但也有个性。

在一定层面上讲,反差有时容易引起人的好奇甚至是好感,这也就是我们往往更欣赏外国作品的原因,而外国人可能也会喜欢我们的一些作品,这是一种猎奇心理,但喜欢归喜欢,却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不管怎么样,这是一种捷径或者说是取巧,有人靠它获益了,别的就没人会去关注,设这个理儿吧。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摄影创作者们最喜欢的路子,想成功就远行,哪里偏僻就去哪里、什么另类就拍什么。而拿到国外去参展的作品就反其道而行之,哪里不开放就拍哪里,哪里外国人不去就去哪里拍,以老少边穷为重点,以摆拍为己任。们很多人喜欢拿来三四十年代甚至一百多年前的摄影师的作品来否定当代,也有些人用今天的视野来否定如良井山那个时代的作品,语境不对了,观点自然就有所改变!

摄影的语境


摄影的语境



摄影的语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