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剗却君山
剗却君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1
  • 关注人气: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蚂蚁》及其他 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2018-06-14 20:07:45)
标签:

七律

蚂蚁

高霞

孙爱国

分类: 读书、创作

              http://s6/bmiddle/001u3hqbzy7lg6WQrkx25&690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TITLE="《七律·蚂蚁》及其他 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
原创诗作:七律·蚂蚁

微躯外万般忧,平平仄仄仄平平

途遇相询碰碰头。仄仄平平仄仄平

意切无需巧语,仄仄平平平仄仄

味同何必异常馐?平平仄仄仄平平

齐心片叶飘津渡,平平仄仄平平仄

协力一巢倾阁楼。仄仄平平仄仄平

须信千斤输四两,仄仄平平平仄仄

行军浩荡似洪流!平平仄仄仄平平

修改诗作:七律·蚂蚁

微躯觅外万般忧,平平仄仄仄平平

途遇相询碰碰头。仄仄平平仄仄平

意切无需舌巧语,仄仄平平平仄仄

味同何必靥常羞?平平仄仄仄平平

齐心片叶漂津渡,平平仄仄平平仄

协力一巢坠厦楼。仄仄平平仄仄平

须信千斤输四两,仄仄平平平仄仄

行军浩荡似洪流!平平仄仄仄平平

            http://s9/bmiddle/001u3hqbzy7lg70O9M4d8&690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TITLE="《七律·蚂蚁》及其他 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
评析——

今天一大早起床,刚睁开惺忪的睡眼,就看见朋友圈里有高霞女士的一首诗作,题目叫《七律·蚂蚁》,并配有一幅画,立即来了兴致,连连赞叹:好诗,好诗。不仅平仄合律,关键是意韵精妙,体悟深邃。于是就在那里想,这等奇思妙构,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颖慧睿智的才情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微躯外万般忧,途遇相询碰碰头”。那么细微的身子,和人一样,每天早上都得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风雨无阻,东奔西跑,早出晚归,养家糊口……见了熟人,照个面,无需多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足矣!正所谓“意切无需舌巧语,味同何必靥常羞”。

高霞女士,我并不熟识,起初是在微信圈里看到看到她传发的一首别人赞叹她的类似顺口溜的诗作。顺便对其进行了尖刻的批评。我能想象得到,高女士肯定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好长时间不言不语的,我也没放心上去,正像王勃所说:“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管它呢,爱咋的咋的!后来,高女士依旧与我谈笑风生,别无计较,我就感觉到,这不是一般的女子,比某些所谓的“大丈夫”心胸宽阔得多。平心而论,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偏见,或曰恶意。因文而识人,识人而赏文,赏文后再识人,识人后再赏文,如此而已,最后再决定是否与其交往。扯远了,还是说“蚂蚁”吧!

洗把脸,喝口水,抽支烟,再细看,这首诗还是有点瑕疵的,于是做了一些改动——

一、首联“外出”的“出”应是仄声,原诗为平声。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规则,“出”在“四”的位置上,犯忌,改为“觅”。这样,既丰富了词义,又合律。“外觅”一词从“外卖”得来。似嫌突兀,后征得“长风”女士意见,改为“觅外”。意指不仅外出寻觅食物,还有熟识外部环境之况味。如此一来,首联第一句就成了“微躯觅外万般忧”。是啊,蚂蚁到外面寻觅食物,不仅仅是解决温饱、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低层次需求,还要考虑生命的安危,最终才能实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需要五层次”的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http://s5/bmiddle/001u3hqbzy7lg74ehhyf4&690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TITLE="《七律·蚂蚁》及其他 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
     二、颔联“花巧语”与“异常馐”属于宽对,不属于工对。“花巧语”从成语“花言巧语”缩减而来。其中的“花”与“巧”同义,是形容词,不是名词。在理解上容易发生歧义:到底是“花”呢?还是“花言巧语”?前者讲不通,后者易犯浑。改为“舌”好些,是“巧舌如簧”的意思。“异常馐”改为“靥常羞”,“靥”是“酒靥”、面颊之意,仄声。一者,使其具有拟人化修辞效果,二者,“靥”对“舌”,名词属对,较为贴切;

三、颈联对句“倾阁楼”与出句“飘津渡”虽然对仗极工,但“倾阁楼”的“倾阁”不合律(应为仄声,现为平声)。改为“坠厦楼”即可。“坠”与“倾”同义。“厦”与“阁”近义,“厦楼”与“津渡”都是并列词组。何况“一巢倾阁楼”的“一”与“顷”在此是同义词。“一巢”就是“倾巢出动”的意思,难免同义重复之嫌。

再者,原诗“片叶飘津渡”的“飘”,从树叶飘飞的角度理解是正确的,但从蚂蚁依附在树叶上渡河来讲又是错的,应为“漂”,即“漂流”的意思。所以,我改为“齐心片叶漂津渡”。

     《七律·蚂蚁》 的确是一首相当出彩的诗作。作者从极不起眼、司空见惯的昆虫入手,写其外出觅食的烦忧及欣悦。既礼赞它们“同舟共济”(片叶)、“漂洋过海”( 漂津渡)的浩大声势,又担忧它们“倾巢出动”(一巢)“坠厦毁楼”( 坠厦楼)的无意之举。

这首七律的诗眼在于尾联的“须信千斤输四两,行军浩荡似洪流!”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至于其它的,还有什么,我不说了,大家看,呵呵!

             http://s3/bmiddle/001u3hqbzy7lg77NqgO02&690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TITLE="《七律·蚂蚁》及其他 作者:高霞   赏析:孙爱国" />
                                                                                                                       2018614日于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