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偷钱只为给乞丐“回家过年”

标签:
公安警察乞丐苏州偷钱学生情感 |
分类: 时论 |
女学生偷钱只为给乞丐“回家过年”
□西
父母放在奶奶家的2800元钱突然不翼而飞了。12岁的余晓姣(化名)说,是她趁奶奶不注意时,偷偷将这笔钱给了一个乞讨的老人,“做回家过年的路费”。
随后,汪爱娥拨打了“110”报警,决定让民警来向老乞丐索回女儿捐献的“巨额爱心款”。
这样的爱心纠纷,让民警可真是为难阿。跪地乞讨的老人今年已经74岁,在安庆人民路上行乞多年,博得了不少市民的同情,也算小有名气。如今,老乞丐虽然承认有人给过他一大笔钱,却拒不承认就是余晓姣给的。余晓姣的母亲对女儿大方的爱心捐款心疼不已,在外打工赚钱可不容易阿,女儿却一下子把几千块给了一个职业乞讨者。
奉献爱心,关爱社会,本是大好的一件事情,没想的会遭遇如此尴尬。孩子的心灵是清澈透明的,当一个善良的女孩看到寒风中乞讨的老人时,她想到的是如何帮助老人“回家过年”。想像一下,这个班主任口中“成绩很好,做人诚实,有爱心”的女孩,在决定偷家里钱的时候,肯定是经过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也一定是心惊胆战的。
作为家长,当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和真相后,不应该兴师动众的带着孩子与老乞丐当面对质,进而升级到拨打110报警。真心的奉劝这位痛失钱财的家长,过分责备和不理解,只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打击。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追回钱款只是次要,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是最重要。余晓姣的本意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式方法,给她阐明道理,相信她会明白今后改如何做的。
至于老乞丐,究竟该如何评判呢?他作为一个乞讨者,接受施舍,无可厚非。要求他施恩莫忘报,只是道德标准,没有强制性,再加上年纪大了,也许真是记性不够好,所以也不能责备他什么。
孩子给钱的目的很明确,可老乞丐近乎职业乞讨者,他怎会回家过年?很难想象当女孩看到老人推得一干二净时的眼神,绝对会很难过的。2800元无法从本质上改变老乞丐的生活,却伤了小女孩那颗爱心。钱是捐了,不但得不到父母的褒奖,也得不到救助者的认同,今后女孩的爱心还会继续吗?还剩多少?
一个善良的孩子会不会就此失去了乐于助人的高贵品格呢?
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奉献爱心要注意正确的方式,不提倡学生为了献爱心而不顾一切作出偷钱之类的不良行为。
关注民生
愿在这离夏最远的冬日
成为温暖你的一抹阳光
联系优警:
热门推荐:雷人啊!深夜女大学生的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