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月清秋

(2025-11-07 08:08:22)
标签:

情感

分类: 情感随笔
    是“冷月清秋把人抛”吗? 晚秋的最后一轮明月,很圆也很亮它让我仰视,让我动容,又是一年秋景暮,我怎能不感慨,咋能不眷恋,人嘛,孰能无情,谁又能对秋的渐行渐远视而不见?说扼腕叹惋也许并不过分?宋代诗人苏轼曾写过一首,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如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今晚聚餐本是无意的一顿,但席间老师的一句话,令谈笑风生的大家忽然停顿下。 原来今晚是秋末的最后一个夜晚。鸦雀无声的场面令人面面相视,是对秋的不舍?还是对时间流逝的动容?有句话说得极有道理“日月如梭催人老”指的如此贴切,如此地恰如其分。常言道“无情并非真君子”也许用词不当,也许是凿凿之言不可信也。
    而今我虽不才,依然对秋的离去有着莫名的惆怅。虽然不是对“秋侵人影瘦”有偏见,但对“霜染菊花肥”绝对是认同的,这种对仗既公允又无可挑剔。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的确写得惟妙惟肖,又冷峻傲娇,令赏读人没齿不忘。
   
     唐代和尚贯休的秋末闲居“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唯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整首诗不但写得细腻,且耐人寻味,既写出了僧人忧思多感的情怀,又写出对季节转变的无奈,以及人文的月下独行。

 


                        明辉随笔
                            2025年11月6日农历9月17日
                                             晚秋的最后一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的救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