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催的七夕

(2025-08-29 14:50:10)
标签:

情感

分类: 情感随笔
        七夕这个远古的悲悯故事,不知为什么却被我忘得一干二净。也许我犯了情绪两级的毛病。既自尊自大,自命不凡,又自卑自叹,自怨自怜。
   早上朋友发来七夕快乐,适才想起默念,李清照的“行香子”星桥鹊架,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这几句诗的意境,是在感叹牵牛织女的别恨难穷?还是在质问王母娘娘的寡情与凉薄?
    悲催的七夕,居然演变为现代人的情人节,实在不敢恭维。七夕是乞巧节、也是女儿节,这段延续久已的传说,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且不可撼动。
      踏秋风而来的七夕,将古老的神话逐渐复活。牛郎织女的悲剧是什么人杜撰的?为什么会这样悲催,这样的经久不衰,眼下的人们是怎样考量的?
    七夕的故事起源与南阳,(唐)诗人权德舆的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诗人王勃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千百年传承的故事,依然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活在无法摧毁的流传中。
    
七夕的由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志】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代文献的记载。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人们传唱“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人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相会这个古老的传说被人们固守,不知传颂了多少年,多少代。凄美的故事却写尽了人与仙之间的悲欢离合,写尽了天上人间的苦盼与纠结。今晚的天体是否会呈现出银河?蜗居的牛郎是否带着一双儿女与织女人相会?就这样痴迷地想着,就这样呆呆地盼着,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不知王母娘娘是否开恩放行?苦苦相恋的她们是否团圆,是否如愿以偿?
    
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这就是凡人的思维,凡人的心境。古老的中国浩瀚博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类凄婉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它的传诵与深奥让人百思莫解。难道千百年来遗留的男欢女爱悲欢离合,真就是那样地凄美与无奈吗? 想到此我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思绪在不断地跳跃,不断地滚动。而下笔却显得那样苍白。人是矛盾的,想的、说的、做得、有时合不上拍。也许这里面含着虚假,含着无奈,含着不可告人。总而言之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理解与释怀,在于心知肚明,在于触类旁通。 
  现代人对这些支离破碎的传承,非但没有淡忘,反而铭刻于心。人类对子嗣繁衍尤为重视,可谓是生生不息。什么恋爱观,价值观,与食色性也,七情六欲有着不可剥离的紧密,这是一条无形的链条不可否认。我认为人性的原始本能,绝对是坚不可摧。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明辉随笔
                             2025年8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复盘
后一篇:2025年09月1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