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的天空,游荡的乌云,追随风的时速渐飘渐远,烟霭重叠令人憋闷。百无聊赖的我,突然有了点,说不出道不明的灵感。究竟要抒发点什么文字?抓耳挠腮依然思绪短路。当思维尚未明了时,只好胡乱写点东西应个景,必经有文字跃然纸上,也不枉提笔一回。
近来的风好大,铺天盖地的沙尘,肆虐地环绕着城市的各个角落,致使隔离在家的人们,郁闷至极。其实人的心态,往往会被天气左右,我亦如此。天也忽冷,忽热,今天脱去厚衣服,明早或许找出来再穿上。眼下春耕时节,多需要雨水连绵不断,虽然不能倾盆而注,能够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也好。
有道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眼下早已过了春寒料峭时刻,豁垄种地迫在眉睫,无奈雨水不够及时。不但如此,还不停地刮风,致使仅有的那点湿润也在逐渐地消失,甚至有些干旱。 我愿出现“久旱逢甘雨”的现象,更希望看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场面。
窗外的花儿都谢了,真就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熬过一冬天的风霜雪雨,好容易盼到了春暖花开,可惜又遭到疫情的侵扰,这场疫情稀稀拉拉走过了将近三个年头。这其中有殚精竭虑的恐慌,有焦躁不安的烦恼,更有静态氛围的欲说还休。隔离在家的人们,盼解封,盼得寝食难安,盼的欲哭无泪,盼的望眼欲穿。
然而,疫情却像个无耻之徒,变异比翻书还快,让人猝不及防。这种病毒没有脚,却泛滥成灾,大有“随风潜入市,袭侵人体中”不但速度极快,感染性极强,且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大灾面前,人们恪守国家颁发的各项条例,做到安静地宅家,互不走动。一旦听到有下楼做核酸的召唤,立即踊跃出门,且排队有序,自觉保持在两米开外的间距,甚至是主动让位给身体有恙的老人,或者是腿脚不方便的邻居,大爱面前人心所向,处处体现“疫情无情,人有情”的温暖。
人们相互鼓励,彼此安慰,互通有无。国家倾囊群策群力、不断研发疫苗的菌类,想方设法提供战胜疫情的决策,为此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为的是尽快消除恐慌,大灾面前万众一心,迅速赶跑疫情,曙光就在眼前。
这就是大国的精神,这就是大国的风范,是其他国家无法逾越的一道风景,更是中国公民的福气。
“东坡先生写给疫情的诗句”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明辉随笔
二零二二年五月一日
农历四月初一
加载中,请稍候......